劉敏東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為學生學好化學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創設了良好的化學環境。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高中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從事學習活動,使學習活動進一步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作為化學教師如何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認真做好演示實驗
課前要進行周密的準備,應使演示實驗的現象明顯,效果良好,使每個學生都看清楚;教師要從科學態度,規范操作上給學生示范,并啟發引導學生從生動直觀上升到抽象思維。因為初中學生初次接觸化學實驗有一種神秘感和好奇心。他們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及待探求其奧秘,因而產生了求知欲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所以他們會聚精會神的觀察實驗現象和操作過程,甚至有動手的欲望。這種積極性是很可貴的但也是不穩定的,只是停留在好奇和好玩上的暫時興趣。所以教師要抓住和利用這種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到演示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形成穩固的興趣。在演示前應當先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讓學生知道作實驗是為了研究什么?知道了這些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在觀察奇妙的現象的同時也會探索這一現象的成因。當他們的努力有了收獲求知欲得到滿足,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就會逐漸鞏固最初興趣,形成鉆研化學知識和探索物質內部構造的興趣。
二、合理利用學生實驗
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特別是被教師生動的演示進一步激發之后,不僅對觀察現象感到有趣還渴望試一試。因此大多數學生有做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有些學生缺乏自控能力,不注重操作規范,只求有趣的實驗現象。這樣,養成隨意操作的不良習慣,所以在做實驗之前,必須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牢記每一次實驗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并嚴格操作規范。保證實驗順利、成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學生產生積極探索化學知識的欲望。與次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實驗習題的教學。實驗習題是學生實驗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根據其特殊性,要求教師做到:
(1)全面打好基礎。實驗習題方案的設計和操作要綜合運用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各種能力,因此,必須在日常教學中打好各方面的基礎,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運用“雙基”學會觀察操作實驗,分析思考問題,以及練習運用實驗解答習題等。有了這些基礎,才可能順利有效地做實驗習題。
(2)循序漸進選題,選擇實驗習題要適應學生的水平,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模仿逐漸增加探索成分,循序漸進地運用雙基和發展智能。
(3)加強設計指導。為防止學生設計解題方案時走彎路,浪費時間,必須給予指導。例如:怎樣審題,參閱什么資料,啟發思路等,但不可包辦、代替,不允許教師把認定的具體方案、措施告訴學生。
(4)鼓勵探索創新。要保護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探索創新。只需設計合理可行,就應提供儀器、藥品。讓學生按自己的設計操作,即使有不足之處,也應啟發其修正后實施。特別對那些有創見的設計更應給予鼓勵支持,當學生按自己的設計操作實驗并獲得成功后他們就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教師應組織內容和方式靈活多樣的化學課外活動。在活動內容方面可包括聯系自然,聯系社會,聯系生活,結合科技發展和化學史,以及擴展課內學過的知識。活動方式可采取做化學實驗和趣味小實驗,舉行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或組織學生制作教具,進行參觀訪問等。
四、注意理論與實際相聯系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通過實驗教學獲得了很多感性材料,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感性的實驗現象上升到理論知識的高度,再由理論聯系到日常生活生產的實踐中。例如CO還原CuO的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CO有還原性,能把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然后再聯系到實際生產中“冶煉生鐵”的原理。這樣理論聯系實際,不但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更能激發學生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
五、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有句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把對教師的情緒體驗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學生對一位教師有好感進而就會對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所以再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努力教好功課,全面關心學生,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點,同時還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平易近人,發揚民主平等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與學生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促進的師生關系。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就能使學生享受到學習中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的教學活動,生動有趣的實驗更有利于把“外在”的信息,即化學課題以實驗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幾乎人人都會動手動腦去設法完成這些有趣的學習和實驗,真正追求寓教于樂、寓教于新、寓教于創造。任何事情,干過總比看過記得牢,理解得清楚,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就更有可能激發出學生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也許課后學生們還會有興趣設計出更多的新內容新項目,去驗證、去試驗,大膽地去完成他們自己的想法,在實驗中獲得新知。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