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嫻
“以人為本”、“以誠相待”、“以館為家”的職業操守
職業操守是指人們在從事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從的最低道德底線和行業規范。它既是對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要求,又是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良好的職業操守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靈魂。高尚職業道德情操是事業的需要,也是從業者的不二選擇。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操守,展廳管理者作為美術館的形象代言人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操守,這是做好展廳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
我以為,美術館展廳管理者應該遵循的職業操守最基本的,就是“以人為本、以誠相待、以館為家”。看起來,這個要求很普通,但要真正從思想上,道德層面上提升對職業操守的認知,進而轉化為一種主動的、積極的、高尚的自覺行為仍需要努力。
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觀眾為本,一切從觀眾的需求出發,同觀眾建立起平等友愛的關系。就是樹立全心全意為觀眾服務的意識,要了解、掌握觀眾們的需求和目的,毫無保留的、無條件的為觀眾提供幫助。要把觀眾視為家人和朋友,而不是客人、學生,讓他們來到美術館就象回家一樣的親切、溫暖,從而對美術館產生如家一般的眷戀。如果基于這樣的出發點,那我們施于觀眾的服務就會發自內心,而非被動、消極、甚至是抵觸的。只有這樣,美術館與觀眾、與社會才能和諧相處。
做到“以誠相待”的熱情服務。所謂“以誠相待”,就是用真誠的心對待每一位觀眾。這個心即愛心、恒心、責任心。“愛心”,就是要有愛藝術、愛觀眾的心,要將藝術品視為珍寶,視為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主動耐心的去為觀眾們完成講解,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服務。“恒心”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把守護藝術品當成榮譽,把對藝術的傳播教育當成一種使命,堅持不懈的做下去。“責任心”就是要有愛崗敬業的責任心。要耐得住寂寞和枯燥環境的考驗,將自己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之中,善于在平淡中體會和感受肩負的責任。同時,要努力轉變一些過時的做法,“我是主人,你是客人,你進我的門,就得由我管”等等。
承擔“以館為家”的高度責任。所謂“以館為家”就是象愛家一樣的熱愛美術館,象經營家一樣的經營我們的精神家園。展廳管理工作是一項單一、純粹的職業,它要求管理者堅守崗位,精力集中,心無旁騖。然而每天做著相同的工作,重復同樣的動作,單調、寂寞、枯燥、乏味在所難免。如果不能正確認識這份工作的價值意義,樹立良好的職業操守,從內心深處由衷喚發出工作熱情,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反感情緒,工作就會出現消極被動、萎靡不振、心不在焉的現象,甚而滿腹怨氣。表現在工作中就是脫崗、竄崗、睡覺、玩手機等等。結果就會嚴重影響美術館的形象和事業的發展。只有,樹立起“以館為家”的高度責任心,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工作熱情。
高尚的職業操守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不斷的培養塑造中形成的。這就需要我們強化管理意識,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經常組織管理者學習時事政治,熟悉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提高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定期上職業道德課,請不同行業的先進典型現身說教,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請老員工傳授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以老帶新,形成良性循環的氛圍;開展“如何做一個有責任的管理員”、“假如我是觀眾”、“美術館是我家”等大討論,在思辯中不斷提升從業者對職業的認知;從而,樹立高尚的職業操守,真正做到以德為先,以愛為本,與人為善,以和為貴,與觀眾建立新型和諧的關系。
全面的專業素養是做好本職工作的根本
全面的專業素養是展廳管理者做好本職工作的根本。展廳管理工作看似簡單實則繁雜。有人認為,展廳管理者的崗位誰都能做,似乎不需多高的學歷,多強的專業性,更談不上多少技術含量,甚至覺得它就是個看攤的。相反,一位優秀的展廳管理者,必須全面提高職業素養,才能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具有豐富的美術專業知識。展廳管理者僅受過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夠的,還要對美學、繪畫藝術專業有所了解。因此,在美術館從事展廳管理工作,要具有美術專業或與美術相關的專業學習經歷。這就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學習,勤于學習。一方面向書本學習,另一方面向作品學習,第三向專業藝術人員學習,包括向參展的藝術家們學習。通過這些學習,達到豐富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目的。有了專業知識,就會對美術展品理解的加更透徹,就能更好的幫助觀眾完成美術館之旅。
具有綜合的歷史文化知識。展廳管理者不僅要學習美術知識,還要進行必要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要了解所在城市的歷史文化;了解美術館的性質,任務及美術館的發展建設;要對美術館所舉辦的每一個展覽及學術活動了如指掌,同時要熟悉展覽陳列的基本流程,掌握布、撤展的基本技能,從而保證科學快捷的完成布、撤展任務和必要的講解服務。
具有較強的交流講解能力。展廳管理者身處美術館一線,是與觀眾直接接觸的人。因此,掌握一定的語言修養,交談藝術,表達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與觀眾打交道,如何與觀眾交流,如何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并給觀眾留下美好的印象是一門藝術,也是展廳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面對觀眾提出的各種各樣問題,首先要做出積極回應,然后,進行耐心的解答。切不可置若罔聞,甚至惡語相向。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語言力量的強大。因此,具有較強的交流講解能力,才能當好咨詢員、講解員和服務員。
具有基本的禮節禮貌知識。展廳管理者的禮節禮貌能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工作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三態一表”,即語態、儀態、狀態、儀表。語態,指的是工作中靈活運用“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十字”禮貌用語,以體現文明管理。當發現觀眾有不文明行為時,管理者一定要禮貌待人,輕聲細語,態度溫和,善意的予以提示,而非言語無度,強勢無理。姿態,指的是工作中的行為舉止。包括站姿、走姿、坐姿、說話的語氣語調,面部的表情以及引導手勢、貴賓廳程序化的服務等等,要求是面帶微笑,語言溫和,站有站姿,坐有坐式,舉止大方,行為端莊,穩重得體,處處體現出高品味的服務水平。而非隨隨便便,松懈拖沓。狀態,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要求精神飽滿,熱情主動,積極向上。而非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儀表,指的是外在裝容。上崗要求統一著工作服,佩戴標志牌,化淡妝,發型整潔利落。而非著裝隨意,長發披肩,更不可光腳光腿,穿拖鞋、涼鞋等不禮貌行為,都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與美術館的形象格格不入。
具有高度的安全防患意識。美術館有三方面安全問題,一方面要保證藝術品安全。展廳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專心致志,盡職盡責,確保藝術品不受到任何損壞。另一方面要注意展室安全。以高度的的警惕性,注意觀察展覽環境,善于發現不安全因素。一旦發現隱患要及時報告、妥善處理。第三方面要應對突發事件。如遇突發性事情,要沉著冷靜,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美術館利益為重,有理有節地妥善處理。
具有綜合工作能力。新聘的展廳管理者大都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專業不同。管理者不同的專業所長,有利于相互學習、取
長補短,以提升綜合工作能力。要注意調動展廳管理者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彰顯自身特長,積極參與展覽設計,展覽宣傳、公共教育活動策劃以及觀眾組織等,使大家在完成展廳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綜合工作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綜上所述,美術館展廳管理者是美術館的形象代言人。兼有參觀導覽員、展廳管理員及安全保衛員等多重角色。所以,展廳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是美術館軟實力的集中體現,是觀眾評價美術館好與壞、優與劣的重要標準。因此,將美術館展廳管理工作納入科學、規范、精細、有序的軌道,鼓勵管理者不斷豐富、拓展、延伸知識領域,注重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成為復合型人才勢在必行。鑒于此,筆者試圖就如何做好展廳管理工作進行粗淺的探討,望社會各界認真監督,方可今后美術館服務工作進一步得到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