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偉
摘 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思想文化多樣性的問題,是關系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導向、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敗的有重大意義的問題。本文在正確認識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社會轉型期指導思想一元化與多種思想文化并存現狀的基礎上,分析我國為什么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并嘗試提出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思想文化的途徑。
關鍵詞:指導思想;一元化;思想文化;多樣性
一、前言
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技術現代化是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正面臨著深刻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正確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與思想多樣性的必然性,認識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一元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對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 正確認識指導思想一元化與思想文化多樣性
2.1思想文化多樣性的必然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必然會促進世界經濟的加速發展和更密切的聯系。在這一過程中,各個國家、地區間的文化交流也會越來越密切,而且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文化的傳播將更加迅速有效,因而各種文化之間會加速影響和融合”,而文化視野的拓展勢必引導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文化多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精神產物,又對經濟全球化有反作用。
2.2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既是理性的認識,也是歷史的結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因而它成為工人階級及其政黨進行以改變世界為目的的社會主義實踐的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講“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瘪R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得出的必然結論。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我們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我們成功地進行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踐充分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唯一正確選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指導地位的確立,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三、 中國為什么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
3.1指導思想一元化是以真理一元性為基礎
人們對同一個現象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只有一個和它相符合的認識才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謬誤。主張指導思想多元化的人實際上是主張真理多元化,不承認真理是對客觀對象的正確反映,不承認實踐是檢驗標準的唯一認識,那樣建立在這些基礎說的真理理論,就會導致是非混淆,真假不辨。指導思想多元化違背了真理的一元性,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在哲學上是講不通的。
3.2統治階級的思想是一個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指導思想
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正如馬克思指出的:“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蔽覈斍半m然存在多種所有制,但從社會形態看是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性質,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只能以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
3.3指導思想多元化的實質是否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有人認為,多元化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應該放棄所謂的“正統”及一元化觀念;有人提出,應該消解、廢除“國家意識形態”,宣布“馬克思主義只是諸多學說中的一種”,這些觀點都是誤導。在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西方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如果我們放棄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陷困境、自亂陣腳。
四、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思想文化的途徑
思想文化多樣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 對此,我們要有正確認識,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用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思想文化的有效途徑,是當前我們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應該和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4.1深化理論研究,夯實引領的思想基礎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馬克思主義作為引領社會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幟,要實現對社會思想文化的有效引領,首先必須使自身的說服力和感召力不斷增強。其中的關鍵在于廣大理論工作者運用其基本原理,研究、回答和解決干部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其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和理論特色更加富有說服力和感召力。
4.2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讓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
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變為人民群眾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更好地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馬克思主義,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讓廣大人民群眾真學、真信、真懂馬克思主義,才能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的引領功能,正確認識多元化的思想文化,自覺抵制錯誤思潮和價值觀。
4.3進一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主流價值觀引領多樣化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主張不同文化形態之間的相互借鑒和吸收,通過文化多樣性的形式滿足個體多樣化的需求,潛移默化地對大眾進行價值觀念的滲透,使其觀念與主流意識形態相趨近、相認同。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引領下,堅持先進性與廣泛性、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用主流價值觀引領多樣化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葛劍雄.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應并行不悖[J].世紀.2001(01).
[2]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45.
[3]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8.
[4]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