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瑤

倚靠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行業,家庭智能公司、安保公司、家電生產商爭先搶占市場。但中國用戶尚未養成消費習慣,如何提高關注度成為當務之急。
你是不是經常在出門前找不到鑰匙或錢包?是不是一找不到就感嘆要是鑰匙錢包也能像手機一樣“聽聲辨位”就好了?最近吳小姐沒有了這樣的煩惱,在經過幾次郁悶的“假丟”事件后,她上網訂購了兩個“防丟器”—iC-Pro。iC的重量僅有14克,可以像鑰匙扣一樣掛在容易丟失的東西上,甚至掛在兒童和寵物身上,以防走失。iC通過藍牙4.0技術與手機等智能終端連接,當被iC綁定的物體超出設置的安全距離時,iC和手機會同時發出警報,云端數據中心也會把即時的衛星定位圖發送到注冊的郵箱中去,方便查找。
由耐威科技(Navior)推出的iC系列產品挖掘的是物聯網最直接的功能—綁定物品防止丟失。iC就相當于一個外接裝置,通過藍牙、WIFI、ZigBee、FRID或蜂窩移動數據等無線技術把人或物都變為物聯網中的一個結點。通過物聯網,人既可以采集物體的數據,也可以對物體下命令。
從物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以來,對物聯網的開發已經經過了14年。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最新研究顯示,目前無線聯網設備的總數已經超過了100億臺,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20年達到300億臺。雖然物聯網的概念聽起來依然遙遠,但其同智能終端和云計算等技術集成以及相互之間的跨界應用,讓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電子應用技術的不斷開發,以家庭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家居成為最貼近大眾生活的應用,而隨著3G的普及和移動技術的發展,家庭成員可以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智能終端隨時隨地遠程監控家中狀態。在為億萬個家庭的安全舒適生活提供服務的同時,智能家居行業也成為一塊炙手可熱的蛋糕,家電生產商、家庭安保公司、家庭智能公司都爭先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這個行業。家庭物聯網的概念也從家用電器的遙控功能延伸到各種智能應用,家庭安防、能源控制、從家庭到社區的物聯網絡化都已成為供應商的掘金對象。
海外市場:智能安保先行
在海外,智能家居行業早已炙手可熱。Revolv就是其中的年輕成員,其是美國TechStars 2012年創業孵化項目之一。Revolv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便捷多合一的家庭操控系統,這個操控系統把所有已有的家用電器整合為一個互相連接的“家居物聯網絡”,通過iPhone和iPad中下載的軟件,用戶可以在家中甚至遠程輕松操控自家電器。Revolv的產品尚未進入市場,目前正在進行內測,價格及具體功能尚未可知。但據其執行總裁透露,Revolv推出 的黑盒(Black Box)已經可以接入到亞馬遜、家得寶等零售商出售的700-1000件家電產品上,將它們全部納入Revolv的家居物聯網,并且該系統在價格上非常親民:一個黑盒、軟件加上一或兩個集成設備的售價在數百美元級別。在2012年TechStars的夏季項目中,Revolv已經獲得了11.8萬美元的投資,之后更在2012年9月斬獲270萬美元的A輪融資。
相對于Revolv這個專注于后天整合系統的初創公司,站在保全與物聯智能家居的交叉點上的Alarm.com以及北美最大的家庭保全系統公司之一Vivint早就盯上了智能家居這塊蛋糕,并且充分贏得了投資界的青睞。早在2009年2月,Alarm.com就收到了來自ABS Capital的2770萬美元風險投資,而在2012年更是成功募集了1.36億美元。2012年11月,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正式完成對Vivint的收購,雖然這場收購耗資20億美元,黑石仍表示會繼續對Vivint注入更多資金以保證其高速發展。
主攻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的Alarm.com,在2009年推出了iPhone和黑莓版的APP,通過電腦和手機軟件,用戶不但能遠程操控家庭保全系統、檢查家中門窗是否關閉,還能通過手機同步觀看家中攝像采集的視頻,孩子放學回家,或是寵物情況都能一目了然。
如今,適用于iOS、安卓、黑莓和Windows Phone 7的整體家居智能化系統已經成為Alarm.com的主打產品之一,遠程控制安保設施、門窗、燈光、窗簾、家電及能源控制都已成為電腦和手機上的選項,下班回家的路上即可安排好一切:點亮燈光、調好溫度、打開音響,甚至遠程遙控準備一場驚喜派對。在其最新推出的平臺上,用戶可直接跟蹤太陽能電池板以及一般家電的能源損耗情況,而且居家生活里的所有物件都可通過外接接收器加入這個家庭物聯網。
Alarm.com并不直接面對客戶,它只負責產品的開發和打包,由線下的3000家經銷商向客戶提供具體的定制、安裝及售后服務。客戶需要支付的費用取決于家庭物聯網接入的物件數量,除一次性的初始安裝費外,另需每月支付35-55美元不等的月費。在此項服務推出一年后,Alarm.com就成功吸引到了30萬用戶,而截至2013年1月,已經有140萬個家庭使用其智能家居系統。
Vivint的收費模式與Alarm.com類似,由初始安裝費和套餐費兩部分組成。其將旗下產品分為三個等級,保全套餐標價49.99美元/月,能源管理套餐在保全套餐之上加入了溫控器和節能等裝置,標價57.99美元/月,而最高級別的家庭智能化套餐標價68.99美元/月,除了包括前兩個套餐所有內容外,還加入了視頻攝像機和自動控制門鎖。除此之外,用戶還可自行DIY小家電端口進入Vivint的家庭物聯網。2011年Vivint的年收入達到了3.5億美元,而2012年6月的單月收入與5年前同期相比累計增幅更是高達940%。
中國市場:家電行業最前衛
家電是智能家居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為家電商進入智能家居行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與海外市場安保公司先行相比,中國的家電企業較早察覺到了智能家居潛在的商機。青島海爾從2000年初就已經開始進行智能家電的開發,2005年起海爾生產的所有普通家電都預留有網絡接口,而如今更是已推出了智能家居數字家庭的全套解決方案。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青島海爾的U-Home已經實現了無線技術,除了對自有品牌的智能網絡化,非本品牌的電器也可以接入家庭物聯網,且U-Home的APP已經在蘋果應用商店上線。
家電企業直接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的最大優勢在于,廠家可以在家電生產過程中直接對家電進行智能化。以海爾冰箱為例,在物聯網智能操控的基礎上,物聯網冰箱還可以通過包裝上的條碼對保存食物的保質期和其他特征等進行記錄,并在即將過期時自動提醒主人。
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其他知名家電品牌也相繼推出能聲控的智能電視機、能根據天氣自動添加洗滌劑的智能洗衣機、自動調節溫度的智能電冰箱等,當然這些家電都能夠被納入家庭物聯網中,智能家居一時之間成為家電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相較于國內智能家居開發商趨于成熟的理念和積極的動作,絕大多數用戶現階段對智能家居的了解還處在一知半解的程度,直接導致了智能家居的大規模應用遠未鋪開,仍處在市場推廣階段。基于這一現實,不少智能家居提供商更愿意和高端定位的新樓盤合作。畢竟,在中國,整套智能家居系統的報價,根據房子的面積及接入的家電設備數量價格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普遍在萬元以上。對于國內的家庭用戶而言,智能家居顯然不是必需品,不同品牌家電的兼容性、操作的簡便程度、系統的穩定性、售后服務都是對商家的考驗,而如何吸引更多的市場關注更是各商家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