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雪
目前,我國公民的整體法律意識薄弱,原因在于法律知識貧乏,遇到不公平情況時往往感到手足無措,從而依賴于以暴制暴,最終釀成大禍。筆者從事法律課教學工作幾年來,深知增強學生法律觀念的重要性,教會學生遵法、懂法、用法,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活躍性,已經成為目前中職教師丞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那么,如何提高學生法律知識的教學質量呢?筆者經過近幾年法律教學經驗的積累,在不斷摸索與總結中發現,采用以下教學手段能夠迅速提高學生的法律學習成績。
一、案例教學法
近些年來,案例教學法成為很多中職教師樂于采用的教學手段,其特點在于能夠快速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圍繞知識中心進行分析和探討。所謂案例教學法,通常由教師尋找經典案例,比如在某個案件中具有某方面的代表性,啟發學生討論分析,并引導學生對案例做出正確判斷。在實施案例教學時,教師要聯合實際,將知識難點融合到日常生活中,促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中職學校的主要任務在于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的將知識點歸類總結,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完全吸收。相反,教師應盡可能的將學習主動性讓位于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配角”,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把教學過程中的單向傳播轉變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溝通,進一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緊密合作,使學生在學習中同樣能夠得到經驗的積累,最終大幅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案例教學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既接近真實,又符合教學內容的學習環境,相當于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操作,從而達到強化能力培養的目的。
1、個別分析法。教會學生案例分析技巧,通過對案例分析建立自己的觀點,并書寫一份鑒定報告,闡述自己的意見和解決辦法。比如,在講解生產者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時,教師就需要通過大眾知曉的真實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我國某地曾出現過一例震驚全國的假奶粉案,生產者利用價格低廉的劣質原料生產奶粉,并在全國范圍內大量銷售,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了嚴重破壞,最終導致數十名嬰兒死亡,數百名嬰兒由于使用此種奶粉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此案中的犯罪事實清楚,且案情不太復雜,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獨立分析,并制作一份鑒定報告。
2、精講答疑式案例討論法。這是一種互動性較強的教學模式,首先,它需要學生本身具備足夠扎實的理論基礎,對于課程全貌了然于胸,及時做好預習工作。為了避免學習過程中知識與現實的脫節,一定要緊密聯合實際,組織學生學習最新的法律條例。為了保證學生與教師之間有一個方便快捷的交流平臺,可以通過建立貼吧、校園網等方式交流。通過此種教學方法,既能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疑惑,又能減輕學生直接面對教師時的壓力感,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每次案例教學結束后教師有必要對所教內容進行總結,并點評學生在本節課堂上的表現,通過對學生的點評不但有利于加深學生印象,還可以通過適當的表揚和不足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真實的了解。其次,每節課后都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本節課的收獲以及感想,從側面加強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二、以畫激趣教學法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感到法律課難教,教學質量上不去,中職學校更是如此。究其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不但源于學生本身的基礎底子差,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環境。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首先需要解決如何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育的根本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這是我國著名啟蒙教育家盧俊先生所說過的話。由此不難看出,學生成績的好壞以及對學習的興趣不單單取決于學生本身,教師的教學手段往往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其實,筆者認為,教師就相當于一個藝術家,一個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就像一個表演者,時刻牽動著學生的眼睛和思想,把課堂上的生機勃勃,瞬間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反之,不好的老師將會把課堂上的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學方式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筆者經過多年的潛心觀察,發現帶插圖的教材更加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課堂預習中,發現很多學生多插圖情有獨鐘。的確,教材中的插圖幽默詼諧,十分有趣,只要經過合理運用,將大大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那么,如何合理運用新教材中的插圖呢?比如,在教師講到“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時,學生提起來沒有頭緒,感覺比較枯燥,這時教師就結合教材上的圖片如“如此雇傭”、“勞動者的休息權”等內容,立刻將抽象的理論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趣味性十足,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實用教學法
1、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進行實用性教學。學生作為社會主體的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許許多多不合理但確實存在的突發事件,這時就需要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進行總結。比如當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切不可有魯莽行為,應當通過合法的法律途徑為自己討回公道。首先,可以找商家協商賠償,如果未果,則向有關部門反映或向法院起訴。
2、結合時事熱點,作為樣板和學生展開討論,對當今社會的不合理現象進行抨擊,一方面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正義感。
綜上所述,法律基礎常識課在提高學生法律知識素養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預防青少年犯罪。但是,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適應所有學生。因此,在今后法律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了解學生所想、所知、所學,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手段。
(作者單位:河南省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