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新宇
摘要:在物理教學中,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至關重要,若能把有關聯的知識系統的聯系起來,將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巨大的幫助,本文從基礎知識教學、規律總結、系統復習等方面闡述如何在具體教學中運用關聯性教學技巧。
關鍵詞:關聯思想;高中物理教學;概念;規律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264-02
關聯思想,就是把問題看做一個整體來對待,能把有聯系的東西看做是一個整體去分析,以探究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本文將從教學實際出發,介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關聯性教學思想,引導學生能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能把和該問題有關的物理知識聯系起來,搞清楚各個知識點的關系,形成系統且有聯系的知識網絡,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技巧。
一、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關聯思想
高中物理是系統性的自然學科,在許多基礎知識方面都有很緊密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若能利用關聯性思想來來教學,相信會有好的效果。例如在物理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下述兩方面來進行關聯性教學。
1.讓學生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物理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描述的對象的定義、本質屬性。而物理概念的外延指的是該概念所衍生出的其他物理概念以及和該概念有關的知識。拿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的加速度為例,物理學中把速度的改變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加速度。在該概念的內涵教學中,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速度是來描述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義式中的各個物理量的意義是什么?它的大小是由什么物理量來決定的?而在概念的外延教學中可以提問學生:加速度和速度有什么關系,是不是速度大加速度就大?它的方向和什么有關系,是否速度是正值加速度就是正值?它的單位有哪些單位組成?相信搞清楚這些問題,關于加速度的知識學生就會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理解了。
2.讓學生了解概念的結構。還以加速度教學為例,由加速度的定義式a=△v/△t可以得到加速度的數值大小和物體的速度變化以及速度的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有關系,但能否說速度大加速度就大呢?或速度變化大加速度就大呢?學生比較迷糊,很容易認為加速度是由速度和時間來決定的錯誤觀點。這時老師要按照書本上的定義結合公式的特點給學生講解清楚。該公式是比值定義法,只有速度的變化和所用的時間的比值大,才能說加速度大,單獨看速度大小,速度的變化大小來判斷加速度的大小都是錯誤的。這時老師可以介紹另外一個加速度的決定式給學生,也就是牛頓第二定律。雖然這時學生還沒有學到該公式,但通過簡單介紹,學生還是能理解加速度的大小是由物體的受力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來決定的。
在平時各個物理概念的教學中若都能讓學生找找知識之間的聯系,用關聯性思想形成知識網絡,學生將會對知識記得準確且牢固。
二、在物理規律利總結中運用關聯思想
物理規律是物理現象的簡單抽象表述,許多物理規律都具有簡單相似性。如果能用關聯思想來學習并總結物理規律,學生會發現許多比較抽象且難以解決的問題都會變得十分簡單。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統觀教材的全局,努力使知識系統化和關聯性。在規律教學中,可從兩個角度來培養學生的關聯性思想。
1.幫助學生搞清各種相關規律的彼此聯系,從而整體上把握物理規律。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不是絕對、孤立、一成不變的,在物理學中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導體和絕緣體(電介質)這對矛盾的東西并不是絕對的。在通常情況下很好的絕緣體,隨著條件的變化,絕緣體里的一部分被束縛著的電荷,可以變成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于是它的導電能力也就隨之增強,甚至變成導體。教學實踐表明,對物理現象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刻、越能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這也是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2.根據探究式教學模式來設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和過程。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中,我們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要去能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掌握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技巧。那么,學生如果能利用關聯性思想來進行物理探究和分析,找到和要探究的問題相關的其他現象和結論,并能運用到新的問題當中,找到解決新問題的方法。相信這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捷徑。
三、在物理知識系統復習中運用關聯性思想
高中物理許多物理現象都滿足相似性規律。老師在知識點的復習中若能運用關聯性思想來進行,把每個知識點相類似的知識點進行比較分析,找到各個知識點的聯系,將會對學生在知識的理解上帶來很大的便利。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有萬有引力和行星運動這一章。主要介紹萬有引力的計算方法和行星的運動規律。在萬有引力的教學中老師就可以把電荷間的電場力、磁極間的磁場力和天體間的萬有引力看作是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場力來進行關聯性思想教學,那么學生在理解萬有引力的公式、靜電力公式的特點方面就容易的多了。就會明白為啥兩個公式具有高度相似性了。又如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教學中,分析為什么行星在遠日點運動的慢而近日點運動的快,如果能關聯重力場中的動勢能的轉化來進行教學,行星向遠日點飛行時,動能向勢能轉化,自然速度會降低,這樣學生自然很容易理解該定律的產生原因了。還有在靜電場的教學中學生會遇到電勢能的變化和電場力做工的關系,老師在教學中若能把靜電場和重力場進行關聯性教學,利用重力場中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變化的關系來理解電場力做功和電勢能變化的關系,重力場和電場在功能關系上具有高度相似性,重力場中的高度類似于電場中的電勢,重力場和電場做功一樣,都屬于保守力做功,和路徑無關,只和初末位置有關,重力勢能類似于電場中的電勢能。從電場和重力場的高度關聯相似性來進行教學,相信學生理解的難度將會大大降低。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若在物理規律的教學中都能利用關聯性思想來教學,相信會有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的一些探索與體會,關聯性思想的培養途徑是多樣的,其有效教學策略還需進一步探索、優化。相信如果能在物理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一方法,一定會給老師的課堂設計和學生的知識掌握帶來靈感和幫助。
作者簡介:新宇(1978-),男,江蘇宿遷人,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高中物理教師,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