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燕艷
掌門,這個詞似乎僅僅存在于一片刀光劍影的武俠小說里,他們都是端坐于高堂之上,座側永遠立著幾名神情嚴肅的弟子,手旁永遠放著一盞蓋碗茶,一副閑人莫擾的清高姿態。
而記者與青城派掌門劉綏濱的第一面,便是他穿著深藍長褂從都江堰市體育局門口走出來,瘦高,須發略飄,離遠兒便禮貌地伸出手,直到與記者握手后,才終于放了下來。為人很是謙遜。
聽劉綏濱講述青城武術的傳承推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的聲音清朗悠長,帶著些平穩的情緒在其中,很有些“道風”。
依托道教文化
青城武術,中國古代武術四大門派之一,發源于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以道家文化為支撐,流傳至今有1000多年歷史。道家有云“上善若水”,青城武術在五行中屬水,又稱“水拳”,于柔弱中蘊含堅剛。
解放前,青城武術以格斗為主,社會地位低下。解放后,四川省體委等部門對四川武術流派進行系統的挖掘梳理,青城武術被確認為三派,其掌門人分別是:重慶開縣陳生一、四川灌縣周烈光、四川瀘州余國雄。1985年,余國雄被作為唯一確定的青城派代表人物納入《中國武術人名辭典》,他是青城武術第35代掌門,也是劉綏濱的師傅。
1999年,都江堰市致力于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為了體現青城山道教文化特色,當地政府安排劉綏濱在聯合國官員考察必經的路上打太極。原本要去天師洞的官員,在經過劉綏濱身邊后沒幾分鐘又匆匆跑回來,站在那津津有味地看他打完一套太極拳,連連夸贊。青城武術一舉成名,從此開始吸引人們的目光。
2000年,劉綏濱從余國雄的手中接過掌門之位,開始更廣闊地去推廣青城武術。先是推出了青城太極36式,隨后于2002年出版了第一部青城武術專著《中華絕技——青城武術》,2003年出版了青城武術教學光碟,同年青城武術在四川68個流派中首家載入中國最高級別的《中華武術展現工程》一書。廣東衛視在全球拍攝40集中國武術紀錄片《武林探秘》,青城派作為第37集《上善若水》載入。
隨后的幾年里,劉綏濱主講的《青城太極十八式》光碟作為首屆中國道教文化節組委會禮品贈送給來自20個國家的來賓;在奧運期間,中華武藏宣傳片(四川地區入選者為劉綏濱等4人),作為中國奧委會禮品,贈送給了北京奧運會各參賽隊及各國官員。2010年,《青城太極養生》一書作為第3屆中國道教文化節組委會禮品贈送給20個參會國家的千名來賓。
“可以說,青城武術的發展主要是依托于道教文化。”劉綏濱總結道。
發力太極養生
前往青城山的路上,劉綏濱講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年都江堰市領導帶著他和弟子瑪麗亞(世界小姐)赴京參加一個活動,希望可以通過表演青城武術吸引一些國家大使及夫人來參加都江堰市的清明放水節,當時的期望值是十幾個國家就可以。結果,劉綏濱上臺打了四分鐘,吸引了三十多個國家六十個大使夫人來都江堰。
青城武術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2007年,青城武術被納入都江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簡稱“非遺”),2008年,被納入成都市非遺,2009年,被納入四川省非遺,一年一跨進。青城武術不斷地在中國道教文化節、中國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海世博會、中華養生健康國際論壇等重大節會上散發光彩,甚至在都江堰市招商引資宣傳冊上都有專門介紹,已發展為都江堰乃至四川的一張極具特色的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青城武術其實包括武術、醫學、養生、丹道、氣功、易經等多項門類,面向多人時短期內無法全面系統教授。太極養生,被劉綏濱選為傳播青城武術的著力點。
“2008年過后,學青城武術的企業家多了起來。但他們大多無武術基礎,培訓時間又只有一個半到三個半小時,如果按照這個時間,可能連10式都學不會。我們做了調研,發現很多人有肩周炎、頸椎病等慢性疾病,我就開始教授‘休閑養生——青城太極6式。只要你有2分鐘,那就可以練習一遍。”此舉受到了企業家的熱烈歡迎。
目前,青城太極的受益人群,遠不止這些企業家。
2011年在全市33所小學里排名27位的青城小學,在劉綏濱教授青城太極站六式和金刀出鞘等武術后,2012年綜合排名上升至第5,到今年,一舉成為綜合考評第一。目前,都江堰市小學已全面推行青城太極。2012年還舉辦了中小學生太極拳展示暨青城太極比賽,1500人參加。
除此之外,劉綏濱帶領青城派與當地政府建設了335個太極推廣輔導站,共同培育了500余名輔導員,通過進機關、進鄉鎮、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的“六進”形式,實現全民太極。2012年都江堰市練習青城太極的人數達十萬人。甚至有14名成都“兩會”代表提案希望成都市全民打太極,這里提到的太極重點有兩派,其中一派就是本土的青城太極。2012年,“太極蓉城”在成都燃燒起來,獲得了無數群眾的支持。
“太極是藥引。你對這個感興趣,就可以來學習更多的招式,也可以接觸到其他門類。來不了的,也可以通過看書、光碟或者是手機視頻來學習。”劉綏濱認真地說。
青城武術之美,業已流傳至50多個國家。每年都有不同國家的人前來青城山拜師學藝。記者采訪的當日下午,就有27名法國教練前來學習。事實上,劉綏濱與法國相關協會已合作十年,僅去年就已有2萬人在合作方開設的武館學習過青城武術,包括法國電力總公司、LV集團高層等人士亦是青城武術的“粉絲”。
構建文化產業
“您曾說過,想將青城武術作為一種文化產業發展?”
“這是我的一個設想。”
劉綏濱坦承,不懂經商,也不懂經營。但這么多年努力,也得到了包括政府在內的多方支持。2012(下轉第30頁)(上接第23頁)年,劉綏濱與青城山景區的陽光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及一家美國的酒店管理公司合作,在青城山上建了一個青城派的總部,成立了青城武術博物館,其中政府投資三千多萬元,企業投資幾百萬元,目前正在不斷完善中。
“大家總說,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問什么‘道?”劉綏濱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如果是道家的‘道,就很局限。其他信仰的人或許就不會來問這個‘道。所以我們將青城武術界定為受都江堰水文化和道文化影響的一個武術流派,更多的是遵循道法自然,和宗教沒關系,只是武術流派,只要你喜歡,就可以來問。這算是一個‘問道的具體落地的東西。也因此我們開了會所,希望可以變成青城武術展示的樣板間,可以被‘問。”事實上,青城武術總部和博物館的建設,除了作為永久文化傳承的載體,它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為“問道”尋覓一個落地點,進而帶動青城山和都江堰的旅游業。
無論是青城山還是都江堰市,在旅游方面,都面臨著一個“游客不過夜”的問題。關于這點,劉綏濱有想法。目前,他正帶領徒弟們設計一門課程——“四季養生”。“我們可以根據四個季節分別設計出適宜當季的一套養生招式,每套學3天,這樣一年就有12天,不再僅僅局限于平常的一日游。如果推行好的話,我們就推出‘二十四節氣養生,這樣游客呆的時間就可以再長一些。”
在宣傳方式上,青城派也多路并行。比如博客(近150篇博文、17萬余次點擊量)、微博(粉絲和聽眾超過40萬)、微信、網站,甚至電影。火爆一時的《功夫熊貓》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熊貓阿寶的太極動作原型就是劉綏濱,反面角色孔雀王的動作原型則是他的一名弟子。隨著電影的上映,青城山和青城武術,名噪一時。
劉綏濱說,道家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功名利祿而來,而是因為這個世界在這個時間需要他來。比如他的師傅余國雄,參加了臺兒莊等戰役,即使因此而受了重傷,依舊不悔——“大丈夫就應戰死疆場”。保家衛國,是他認為的屬于他的責任與使命。
年輕時劉綏濱曾放棄醫生的工作回青城山開武館,即使武館曾負債十年,他仍然堅持下來。“抗日戰爭期間,四川軍隊死了六十萬,很多教官都是青城派的人,到今天我們傳承下來,只希望這個文化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我一直致力于往國際化方向走,讓青城武術影響四川,影響中國,影響全球。青城武術是屬于整個中國,整個世界的。”
傳播傳承青城武術,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最大責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