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
北美時間4月23日,美聯社Twiter賬戶遭黑客攻擊,下午1時07分發出快訊:“突發新聞,白宮發生兩起爆炸,巴拉克·奧巴馬受傷。”雖然美聯社即刻公告微博遭黑,白宮遇襲是假消息,但這條假新聞卻讓道指下跌近150點。伴隨社交網絡深入生活,任何人只要有機會獲得一條有價值的新聞,或造一條假新聞,他都可能推動市場,甚至影響世界。美國期貨投資管理公司總裁Kevin Fery稱,觀察標普500迷你期權合約會發現明顯的異動,顯示有交易員通過此次事件贏利。
至此,我們還能相信什么?現代經濟,實際上是在消費未來的預測,信心決定一切。你為什么辛苦勞作掙一些紙幣卻高高興興?因為你堅信,這些紙幣代表了相應的實物。
4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提到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債務、信貸等方面存在的風險。而近期,IMF、穆迪、惠譽及高盛等外資行紛紛表達對中國政府債務的擔憂,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體系,散布不信任氛圍。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張克是中國最大的內資所之一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他也表示了同樣的情緒。他說,由于對風險的擔憂,信永中和已經全面停止承接地方債務發行的審計工作。“我們對一些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進行了審計,發現它們非常危險,所以我們就退出了。情況已經失控,有可能發生危機。但由于這些債務得到展期,現在成了長期債務,因此危機爆發的時機存在不確定性。”
作為體制內人物發表如此嚴厲的言論是罕見的,必須警惕。準確的信息關乎道德,而政府的道德關乎執政基礎。比如“三公”開支,長期以來有多個版本:有說9000億元,有說1000多億,數額相差巨大,《人民日報》記者對這些說法源頭進行了調查。
2006年《學習時報》刊登《政府行政和職能改革的八個問題》,這篇文章是記者鄧聿文對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的專訪,文中提到“目前中國公車消費每年在3500億左右,接待消費在2000億左右,出國費用在2000億左右”。周天勇說:“我在《中國向何處去》一書中進行過較仔細研究,得出了數據,以后再沒算過。”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官方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50萬輛公車,但我認為還要多一點,在350萬輛左右,一輛公車每年的花費在10萬元左右,再加上公車私用方面的成本,我覺得公車經費在4000億左右。2006年8月,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提供了一個數據: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3700億元,此數據源自安徽省國稅局原局長馬千里……
《人民日報》記者是想說明,這些信息不靠譜。人民網2006年曾采訪了財政部預算司負責人,梳理了一份財政部預算司提供的2004年公款消費數據:公車數量180萬輛、公車消費1000億元,公款伙食費172億元,干部公費出國費用29億元,三項支出總額約1201億元。
這個說法就靠譜嗎?也許官員信,但不能強迫公眾信。公眾就不信任紅十字會。4月20日四川雅安大地震后,全國人民和企業界紛紛宣布捐款。但本次賑災捐款卻與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大不相同。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中國紅十字會總共獲得捐款199億元。而據中國紅十字會的官方微博統計,“截至4月21日19時,我們共收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個人善款835筆,共142843.12元。”與此相反,民間慈善機構壹基金卻在短短兩天內收到2240萬的善款。不少企業家甚至要求“定向”通過壹基金把捐款轉交災民。目前負責壹基金運作的執行長是王石,他4月21日表示:不要因為郭美美事件失去對中國紅十字會及傳統民政系統的信任。
但王石也不能強迫公眾。在香港,與以往內地發生災害時香港公眾熱心捐助相比,此次對雅安地震卻出奇得冷靜。港府宣布要捐1億港元,支持捐款的僅有7.32%,卻有68.29%投票者表示,既反對動用公帑,自己也不會捐款。反對者的主要原因是:汶川地震港人捐款遭挪用,援建小學被拆除蓋豪宅。
往往,許多人懷疑中國的宏觀數據,其一是因為中國經濟體量龐大高速增長,掌握真實數據的技術難度不小;其二GDP增速是中國地方官員晉升的重要指標,有被政治需要左右的風險。但美聯儲的研究報告卻指出,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不僅不全是謊言,甚至還挺可靠的。
但愿真的東西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