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同靜
從當前學校教育發展的狀況來看,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校園惡性事件的發生,究其原因還是學生在心理健康發展方面出現了問題。對于職業學校來說,從學生生源來看,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學生習慣也較差,因此,學生心理健康是職業學校班級管理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從新課程改的要求來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要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時刻關注每個學生,即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又要強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加強對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交往、個性、學習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職業學校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呢?
一、重視道德教育
我國是一個文明禮儀之邦,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的變化。如今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中都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孩子備受家長的關愛,許多學生養成懶惰、自私、任性、膽怯、奢侈的不良習慣,大多數學生只懂得享受,而不懂得回報。這些不良習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這就要求學校和家庭從小要培養孩子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從小立下遠大志向,熱愛祖國、做有利于國家的人。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巨大推動力,事實證明許多學生之所以能夠取得卓越的成績,與他們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分不開的。具體做法如下:
1.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的影響。校園里綠綠的樹、青青的草、美麗的花都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和愉快的心情,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從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因此,我們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和班集體活動組織的各項活動。如打掃教室及衛生區、拔河比賽、植樹活動、朗讀比賽、知識競賽等,多鼓勵學生做各方面的嘗試和探究,這樣既使學生增長了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怕吃苦的精神。
3.榜樣教育法。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為榜樣是一面鏡子,對照它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及時矯正自己的缺點,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優點,增強自信心。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偉人、名人的先進事跡,讓學生閱讀積極向上的書籍,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益的電影,也可以用我們身邊一些積極向上的人或事來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是心靈的塑造者,教師主體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師生關系,即相互之間的接觸往來,通過心靈之間的交流、撞擊實現感情的交融,使教師人格的感染得以實現。教師的言談舉止、聲音笑貌,無不在熏陶著學生。教師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用智慧來吸引學生,用高尚的情操來感化學生。正如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發展和形式,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培養積極的認知心理
對學生認知的培養就是根據學生認知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來促進和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過程。加強這方面心理健康指導,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消除學生學習中的被動狀態,做到勞逸結合。
1.學生觀察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培養他們的觀察力,使學生掌握觀察的要領和方法,并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找出不同處與相同之處,從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2.學生注意力的培養。課上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新課或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3.記憶力的培養。可以運用形象記憶法、直觀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引導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選擇科學的復習方法,防止學生大腦過度疲勞,強化記憶。
4.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教師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主要是豐富學生頭腦記憶的儲備,可以通過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和學生參加有益的活動或結合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三、加強有效課堂管理對策
新課程強調課堂必須成為師生互動的動態場景,讓知識在互動交流中不斷生成,同時教學過程應當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這體現了傳授知識與師生和諧相處的關系,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愉悅地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及創造性。
1.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首先,使課堂教學正常有序地進行,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其次,要注重運用一些策略或技巧建立良好的常規。
2.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只有保持良好、愉悅的課堂氛圍,才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習動力。
四、適度獎勵與懲罰
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自身習慣的問題,很少受到肯定,這就導致他們往往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事實上他們迫切需要肯定,因此,我們一定要結合學生這樣的心理,把獎懲結合起來。
獎勵不能過于頻繁,要發自內心地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獎勵與懲罰本來是對孿生姐妹,在賞識教育的同時,學生在違紀的時候也要接受必要的懲罰,才能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才會真正明白違背規則要付出代價,在接受處罰的情感體驗中,學生的心理品質會得到歷練,耐挫折力會大大增強。也能從中吸取教訓,改正缺點,但對學生評比和懲罰要有尺度。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運用科學有效的策略,一定會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祖國的棟梁之才。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