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占嶺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探求數學知識的基礎。數學學科因為就是探求各種公式、定理、運算的方法,所以使很多人感覺數學非常枯燥乏味,尤其是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愿意玩耍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對于沒有什么興趣的學科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興趣當中快樂地學習,主動地學習,這樣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度提升,而且學得快,記得牢,理解得深刻,是小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所以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廣大數學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實踐新的教學方法,認真貫徹新課標關于素質教育的要求,為推動數學教學改革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精心設問,誘發興趣
在教學中,提問是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或引起學生注意的教學輔助手段,但是有許多教師所問的問題,往往是隨口而提出的,有的沒有任何思考價值或根本就不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要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教師的設問是十分關鍵的,課堂上的提問要避免隨意性,必須是教師備課時精心設計的環節,提出的問題要有啟發性、適時性,要觸及學生的情緒領域,喚起學生的心靈共鳴,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讓學生因為情感的驅動而生趣,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公式”時,我沒有直接講解計算的公式或者做實驗,而是左手舉起圓錐,右手舉起圓柱:“同學們,我手里邊的圓錐和圓柱,底相同大小,高也是一樣。那么,同學們,大家猜一猜,他們兩個的體積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證實自己的猜想呢?”然后我讓學生五個人分成一組,進行探索,我在一邊適時地進行指導。大家有的用沙子,有的用水,還有的用公式推理,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雖然過程慢一點,但這是學生們自己認真進行探索學習的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推理能力,還有極大的興趣。所以說,這樣的設問方式對于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再如,在教學“比例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外邊的樹,高不高?”學生們紛紛回答:“高!”“可是誰能不上樹就能量出樹到底有多高?”學生們一聽這樣的問題,都開始議論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但到最后都不禁皺起了眉頭:“老師,到底用什么方法呀?快點告訴我們吧!”看著學生們的興致被我激發起來了,所以我就趁機說:“同學們,既然你們都想不出方法來,那么這一節課,大家就和我一起來想一想辦法吧。不過,大家在學的過程中,能不能保證用心、努力呢?”“能!一定能!”由于他們都想知道這個辦法,所以都聚精會神、積極思維,個個動腦筋,人人爭發言,學得很主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制造懸念,培養興趣
制造懸念,創設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對所要學的知識產生強烈的愿望,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懷著極強烈的好奇心,不斷地積極探索知識的奧秘,經過充滿情趣的探索過程,最終獲得問題的答案,使學生所獲得知識記得牢、學得樂。這是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所在設置的一種教學手段,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對于別人越不想要他知道的事情,越充滿好奇,越有找出問題答案的沖動;對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就越有一種想要弄懂的愿望,所以在教學中,設置懸念,就是充分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所設置的教學環節。“教無定法”是古人對于教學所做的精辟論證,教學就是這樣,要不拘一格,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是對能調動學生興趣、能使他們積極學習的方式,都可以進行認真地探索和嘗試。所以利用設置懸念,就是一種創新,是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的有力手段。
三、以情感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做到熱愛學生,增加感情投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用最大的愛心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學生,以愛心去教育他們,感動他們,了解學生的好與壞,喜與悲,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分享他們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自己的老師是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可以傾訴心聲的知音。如果教師經常對學生又打又罵,不聞不問,打擊諷刺,那么學生是不會喜歡這樣的教師的,就更加不會有學習這位教師所教課的興趣,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了。
其次,教師的語言要富有情感和幽默性。教師的語言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工具,是教師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師的語言詼諧幽默,就能使學生感到數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學習數學知識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如果教師的語言充滿情感,能打動人的心靈,就一定能夠使學生感到教師的真誠,觸動學生內心深處最脆弱的部分,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
四、利用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特點,玩具、游戲、動畫片是他們的最愛,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是他們應該享受的生活樂趣。所以數學教學要想讓學生有極高的興趣,教師就應該利用好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引入游戲,順應學生的愛好,在游戲中學習探索知識,這樣就一定會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并且通過游戲,不但學習了知識,而且還學會了與別人合作、交流,在游戲品嘗到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愛學習數學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創造良好的條件。
總而言之,興趣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決定我們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一定要認真地研究小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并制定符合他們認知規律的有效教學方式,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從厭學變成樂學,是他們感到學習的過程不是痛苦的,而是幸福的。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