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爽
新課標規定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激活語文課堂氛圍。而語文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和諧的文字組合,優美多姿的意境,豐富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教材所滲透的情感因素,都足以打動學生的心靈,關鍵是教師如何有效運用,我認為要注重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位著名作家說過,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學不好的。一個學生只有有了求知欲、好奇心,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要使學生每節課都學有所得,教師必須要明確每一節課教給學生什么知識技能,只要學生學習有了收獲,就會隨之而產生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語文的感染力和想象力,將無聲的語言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引起學生無限的遐想,在學生腦海里展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引起他們強烈的興趣。
其次,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要改變原來老舊的教學方式,積極認真地應用新課改之后所實行的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問題,自主學習,并且要具有一定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學生有了自學能力之后,就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具體的自學方法,如怎樣使用工具書,怎樣做讀書筆記,怎樣積累材料等等。
二、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
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往往不由自主地產生自卑心理,具體表現為:有問題不敢問,課堂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課上課下都不愿意往教師跟前湊,作業不愿意做或完不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果較差等。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必須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關心學生,耐心輔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找學生談心,對學生多一點了解和溝通,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繼而才愿意用真正的努力,回報教師的良苦用心。
三、精心設計課前導入
教學的開頭就像是一部優秀電影的片頭一樣,引人入勝,學生才會有繼續跟教師一起學習下去的欲望,所以精彩的課前導入對于整節課是否成功有很重大的關系。課堂上要想具有某種情調或趣味,導語無疑起著一種基調作用。開始上課的前兩三分鐘,由于學生剛進教室,翻書取筆,課間玩鬧游戲的余興未盡,所以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不能立即進入學習狀態,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常會出現知識點脫節的現象。因此,教師在上課前,備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要設計不同的開頭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回憶上節課內容的方式,可以采用放音樂的方式,或者進行知識小測試等,目的除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之外,還可以營造一定的課堂氣氛。
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師在教學時除了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之外,還必須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操作、聯系的能力等。學生的主體意識越強,其渴求知識的欲望就越強,對自身提出的要求就越高。只有讓學生的主體意識成為自我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學生才會自然而然地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必須要創設發揮主體作用的場所,多提供學生自我發揮和表演的機會,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不妨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唱一唱。比如,我在教學《愛迪生》這一課的時候,針對“成功=1分天才+99分汗水”這一重點,我讓學生分成兩組,展開激烈的辯論。因為方式特殊,所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的春風,是引導學生開啟知識之門的金鑰匙,語文教師尤其要注重語言的修養。有的人形容說:語文教師必須具有相聲演員的幽默,具有小丑演員的逗笑表演能力,具有母親一樣的耐心,具有父親一樣的胸懷,具有工具書一樣的知識積累。這充分說明了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具備多種能力,才能做好語文教學工作。首先,教師要做到準確、嚴密、簡明、流暢。其次,教師要形象、生動、風趣幽默。尤其是風趣幽默的語言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
教師還要善于運用無聲語言。無聲的語言可以輔助有聲語言實現教學目的,還可以機智地處理課堂上各種突發事件,防止學生分心。例如,人的眼睛可以表達出各種各樣的感情,高興、憤怒、贊成、反對等。教師可以用嚴肅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評違紀的學生,和教師大聲的訓斥相比,這種無聲的批評方式,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并且不容易使班級其他學生分散注意力。
五、對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正確評價
一位教師對待學生在課堂回答問題的態度,可以決定教學效果的高低。在教學時,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自己講課,不懂得提問學生,更不注意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態度,就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上課之前,教師就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設計好準備要提問的問題,并且要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盡量照顧大多數學生的需求,讓多數學生感覺到教師在關注他,這樣學生就有了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進而就會積極努力學好語文。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要及時表揚;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切記不要進行批評或諷刺,要鼓勵他繼續思考,找到正確答案。
總之,新課標給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工作當中利用能利用的一切時間,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學習更多的先進教學理論,實踐更多更新的教學方法,為實現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作出應有的奉獻。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