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選
小學語文差異教學是指為了追求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一,將學生的差異存在作為一種語文課程資源加以開發與利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過改善各個教學環節,以實現尊重學生差異,促進學生差異發展的教學。學生存在著差異,既是一種現狀,也是一種資源。遵循生本理念,訴求教育民主,是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價值取向。而語文教學目標指引、調控著語文教學過程。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便成為當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
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的重要來源。第二,小學語文教科書。依據不同版本的小學語文教科書(如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長春版等),設計出的教學目標雖大體相似,但依然會有不同之處。第三,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僅需要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小學語文教科書,同時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不同,其學習經歷、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都存在著差異。有些教師試圖設計出全班學生都適用的唯一教學目標,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科學的。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就是要面向全班學生、顧慮個體差異開展的,那么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的設計也必然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年齡規律等實際情況為基礎。
二、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設計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中,語文教師可采用分層設計教學目標的辦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學困生感到“我能行”;幫助中等生認為自己、有更大進步;使優秀生產出樂于挑戰的欲望等。即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策略為目標層次化。
例如,在《憶鐵人》一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描寫王進喜深深自責的感人畫面)內容教學時,可分層設計如下多樣化的教學目標:第一層針對次學困生——知道王進喜是個什么樣的人,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鐵人王進喜的;第二層針對次中等生——揣摩詞句對反映人物品質的作用;第三層針對次優秀生——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嘗試仿寫身邊中“王進喜”。這樣設計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既尊重了學生的差異,也滿足了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三、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設計的注意事項
在設計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差異主要反映在“知識與技能”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領域上,而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領域上不做差異要求;第二,雖然各層次目標有所差異,但各層次目標之間需要形成一個階梯,利于后進生向中等生邁進,中等生向優秀生靠近,優秀生并不自滿;第三,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必須突出語文實踐性的特點。
綜上,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利于指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多樣化評價。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