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金波
一、案例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課標版第三冊一篇文美情深的課文。文中的小潔看到湖面上美麗的藍天白云山巒的倒影之后,控制住要往水里扔面包紙的行為,之后她看到了水中游動的小魚。
以下就以筆者指導句子“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的教學片斷為例,談談朗讀指導。
師:正是因為小潔控制住了正要撒開的手,所以她看到了更美的景象!(多媒體出示一群小魚在水中游動,一條小魚躍出水面的畫面)多么可愛的小魚啊,誰能用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學生自由讀第四段,找出文中描寫畫面的句子。
師:寫小魚的句子比較長。要想讀好長句子,就要學會停頓。認真聽,注意老師在標點符號和哪些地方停一停的。(多媒體出示句子: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教師示范讀。
生:我聽出老師還在畫斜線的地方也停了。
師:對,我就是在畫停頓線的地方也稍微地停一停,換一口氣,長句子讀起來就輕松多了。大家試著去讀一讀。
學生:自由練習。教師檢查反饋幾個個同學,讀得流利多了。
師:請同學們回憶剛才看到的小魚在玩的畫面,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小潔看到了怎樣的小魚?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吧。
學生:自由練習。
師:誰來試著讀第一個句子?
生1:(朗讀時把“喲”得響亮而清脆)因為小魚很可愛、表演精彩,所以我想這么讀。
生2:(朗讀時把“喲”和句末的“在給游人表演呢!”聲音拖得很長)因為小潔看到小魚非常高興,而且這里有個“!”,所以我要高興地讀。
師:呀,這個細心的孩子不但發(fā)現(xiàn)了這個“!”,還能讀好呢!我們把掌聲送給她!(正當我為這個孩子的表現(xiàn)高興時,卻沒料到真正精彩還未來。)
生:老師,我讀得和他們不一樣。我可以試一試嗎?
師:當然!你看到怎樣的小魚呢?
生:讀第一句。(整個長句讀得很輕,卻不失愉悅之情。可以感覺她是在壓制自己的聲音)小潔連面包紙都不往湖里扔,肯定不想嚇著近在身邊的小魚,所以她即使很高興,也不會大聲喧嘩。
師:(我被這個孩子細膩的情感打動了)是啊,同樣一個“喲”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讀來表達。當我們看到遠處的小魚,你一定會驚喜地說——
在我的提示下幾個學生讀出了一溜“喲”字。或響亮清脆、或高昂綿長。每一種讀法就是一條不同的小魚。
師:(故意低頭做尋找的樣子并壓低聲音)當我們看到身邊的小魚在游,你一定會驚喜地說——
又幾個學生讀出了“喲”字,滿懷欣喜卻已經(jīng)學會不去驚嚇小魚,所以聲音或輕、或柔,極盡愉悅和關愛之情。
師:小潔也看到了近處有一群魚在游,她高興地說——
在我手勢的提示下,學生齊讀屏幕上的句子“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在朗讀時,還有孩子踮起腳并將食指放在嘴邊做出“噓”的樣子。
師:(提高聲音,手搭涼棚向遠處望)看,遠處有一群魚在游,小潔高興地說——
生:(在我的提示下,有的學生向遠處揮手并高興響亮地讀出了第一個句子。)因為看到魚兒在遠處,不怕嚇著它,我就興高采烈地說。
師:小潔不但看到一群魚兒,還看到了會表演的小魚呢!請你來讀第二個句子。
一個學生朗讀句子“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給游人表演呢!”,并在讀“躍出水面”時用手做跳躍的動作,多么有創(chuàng)意啊!于是我又抓住這一契機,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情緒。
師:多么機靈的小魚啊!“躍出水面”你又會怎么讀?
幾個學生開火車一溜讀出了“躍出水面”,此時在學生口中和手里不一樣的小魚有不同的跳躍姿勢,魚兒的快樂也是各有精彩!
師:呀,這么多可愛的小魚呀!誰愿意把兩句連起來讀一讀呢。
頓時,小手如林,都爭著讀。
二、點評
上述教學片斷中教者注意了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既有能力,指導朗讀層次分明。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朗讀目標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入二年級的孩子朗讀能力尚欠,長句讀起來還是比較困難。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看到教師并沒有忽視這一學情,通過斷句的方法指導學生讀長句,做到了“踏踏實實讀通”。然后通過學生自由練讀、反饋檢查等方式“循序漸進讀順”。只有不讀錯字、不讀破句,才能達到“正確、流利”,方可進入“有感情地朗讀”。
2.注重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讀出真情實感。有感情地朗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是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通過抓住“喲”“躍出水面”“!”幾處來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與環(huán)境之美的和諧統(tǒng)一。除了抓詞和標點,教師更重在通過語言描述和行為動作“故意低頭做尋找的樣子并壓低聲音”“提高聲音,手搭涼棚向遠處望”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魚兒在遠處和在身邊”以及把學生引入當時當事的朗讀情景;在情境中學生讀出了不同聲調(diào)和音色的“喲”字,表達看到小魚的驚喜心情;學生壓低聲音讀出幾種“喲”,并將手指壓在嘴邊做出“噓”的動作,滿是對小魚的關切之情。此時,文中小潔的美好行為已經(jīng)浸潤到學生的心靈轉(zhuǎn)而化為朗讀理解表達出來了。另外,用開火車和加上動作朗讀“躍出水面”創(chuàng)設了人愉魚歡的場面,學生躍躍欲試要朗讀,這種急迫正是他們表達心中情感的表現(xiàn)。教師就是這樣落實課程標準中“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對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的。
3.抓住精彩生成,倡導讀出獨特感悟。學生經(jīng)驗積累和情感積淀不同,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就迥然有異;因而對文字的感受、理解不同,讀出來的滋味就不同。這就是個性朗讀。在課上,當別人都是用高調(diào)的聲音表達喜悅時,老師發(fā)現(xiàn)和抓住學生用壓低聲音、管住激動情緒從而不驚動小魚的朗讀方式來表達對小魚的愛以及用不同的手勢和朗讀來表達魚兒“躍出水面”的歡愉這幾處動態(tài)生成。當教師看到這么別樣的朗讀和理解時,感慨于學生的細膩純潔的心靈,這是孩子對小魚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尊重。同樣,教師也尊重一千個孩子的眼里的一千個哈里波特,同樣的文字,展現(xiàn)在學生心里的是不同的感悟。教師立刻抓住這一意外的生成,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的情境讓更多的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這樣,同樣的內(nèi)容朗讀起來就各人讀出各人的韻味了。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