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擴大開放中擴大內需,立足內需,面向世界,深耕亞太;要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要立足于拉動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要使環境資源可支撐;靠開放促改革,靠制度創新釋放紅利。
——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往江蘇、上海考察,在聽取四省份負責人匯報后,李克強講話中首次詳細闡述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五大路徑。
每個中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夠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出席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在京召開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座談會講話時談到。
關鍵在于讓工人有一個好的職業前景,能夠有尊嚴地活。浙江寧波是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就是因為寧波的經濟走在全國前面,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加上浙江所謂的985、211大學很少,很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大學,而是送到職業學校。
——“技能人才是招聘會上最為稀缺的人才,許多公司開出較高的工資,也未必能夠招到一二位真正的熟手。”4月1日披露的“廣州人力資源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對此,職業教育專家姜大源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
在追尋“中國夢”偉大理想道路上,需要關注每一個個體的夢想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更應關注社會公平,其中既包括分配的公平、機會的公平,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相待,心與心之間的理解寬容。如果說逐步縮小城鄉差距還需要一個過程,那么在日常公共生活中,多一份尊重,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關心,少一些冷漠,無疑會形成一種正向的力量傳導。
——近期,“外來民工禁止入內,違者罰款二百”!在某小區一座廁所圍墻上寫著這樣一段告示語。此事一經報道立即引起網友熱議。對此,新華網署名姜春媛發表評論稱。
“放權”,是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關鍵詞,從向地方放權,向企業放權,到向社會放權。國際經驗表明,政府越精簡,政府職能越精練,政府需要購買的公共服務就越多,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會也就越多,社會組織的用武之地也就越廣闊。只有政府和社會組織有機合作、良性互動,才能優化社會治理結構,改變目前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縱向管理社會模式,實現橫向聯系和網絡化的社會關系。社會組織只有成功接住政府不能做、不便做和做不好的這部分職能,在市場和社會上施展拳腳,改革才能到位。
——近期,《光明日報》署名郭麗君發表文章稱。
除了重大的創新,這個社會的小創新小改革往往不引起人們注意和重視,實際上,如果沒有普通人的每天創新,沒有工作生活中經常性的小改小革,就沒有多彩多姿的世界。讓創新從普通人開始、從日常的工作生活開始。創新是從概念、制度和流程角度把創新變成普通人的工作,這樣的創新才是最有價值的創新。創新需要全員創新、全過程創新,這樣創新才有堅實的社會氛圍和基礎,不應讓創新成為少數人的專利、眾多人的仰望。
——近期,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徐根興在《中國經濟時報》發表文章稱。
《草案》中的該條款稱,為依法保障改革創新,寬容失敗,“對依照決定規定程序決策、實施改革創新,而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且未牟取私利的,在政府政績考核中對有關部門和個人不做負面評價,不予追究行政責任及其他法律責任”。
——近日亮相的上海市《關于促進改革創新的決定(草案)》,其內容相較其他省區市同類法規,最大的亮點是首設改革“責任豁免”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