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燈、節能燈會發出紫外線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大致了解日光燈、節能燈的工作原理。在日光燈和節能燈的燈管內壁上涂有發光材料,燈管內充有微量的氬和稀薄的汞蒸氣。通電后燈管內的燈絲發熱,發射出電子。通過鎮流器的作用,管內會產生瞬間高電壓。電子碰撞氬原子,氬原子獲得能量后又撞擊汞原子,汞原子吸收能量后其外層電子躍遷到高能級。高能級不穩定,會自發地向低能級躍遷,躍遷時就會發出波長約為253.7納米的紫外線,正是這些紫外線激發涂在內壁上的熒光粉發光。
其實節能燈、日光燈的區別,主要就在管內壁涂的發光材料和鎮流器上。節能燈采用三基色稀土材料,發光效率非常高,但價格也較高;普通日光燈則使用的是鹵磷酸鈣熒光粉。節能燈用電子鎮流器,日光燈用電感鎮流器。鎮流器可以將低頻的交流電通過整流轉變為直流電,再經過逆變器變換為20~70千赫的高頻交流電,驅動一支或幾支燈管啟輝點亮并正常工作,點亮后再起到限流的作用。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日光燈、節能燈都是靠電子躍遷發出紫外線,激發涂在燈管上的發光材料發光的。因此燈管內部都會有紫外線,但這些紫外線基本都被涂在管壁上的熒光粉吸收,剩下也基本被玻璃管吸收,真正能夠穿透玻璃管輻射到燈管外面的紫外線少之又少。何況電磁波輻射的強度與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考慮到正常使用情況下人和燈管的距離,這種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摘自《科學世界》2013第4期
人體外瘦內胖究竟是何原因?
據統計,中國有2.3億人患有高血糖。很多人在體檢后十分詫異,自己的外形明明不胖或者偏瘦,為什么很多指標顯示出血脂、血糖偏高呢?不怎么運動、不吃油膩食物,怎么也會使身體瀕臨“三高”邊緣呢?
目前,在中國出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整體人群肥胖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Ⅱ型糖尿病發病率與其他國家卻非常接近或者相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學研究中心就此針對國際人群進行研究,發現越來越多體形不胖的人,其五臟六腑及腹部等部位卻充斥著大量脂肪,以致其中很多人因體脂的增加產生與超重人一樣的慢性炎癥,引發糖尿病、哮喘乃至腫瘤等慢性病。
研究表明,并非只有傳統意義上的超重人群在受到肥胖侵擾。有些傳統意義上的苗條人士可能也已處于“肥胖”的邊緣,這被研究人員稱為“外瘦里胖”的人,英國大概有15%的男性、12%的女性屬于此種體形,而中國這樣體形的人口比例遠遠高于英國。
具體而言,原本儲存在體內,尤其在腹腔里的脂肪是“儲備糧”,營養短缺時可維持生命。但是每個人脂庫大小不一,中國人群腹腔內脂庫量不是很大,所以一旦體重增加,這個庫容很快填滿,下一步過多的脂肪則會分布到別的臟器。首先會跑到肝臟,而當其內長滿脂肪,就會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當肝臟的容納到了極限,脂肪就會侵占心肌組織、胰腺,這便是導致Ⅱ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現在的老年癡呆癥,跟人的腹部脂肪增多、人的體力活動降低也都有關系。
由此,體內脂肪多的瘦人跟胖人一樣面臨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而這種狀況卻并未引發人們足夠的警惕或者重視。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