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清



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區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以下簡稱國發13號文)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桂政發〔2010〕76號,以下簡稱桂政發76號文)等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獲得健康發展,各項主要發展指標大幅度提升,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已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但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個體經濟組織參加社會保險的參保率較低,職工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保障。如何抓住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有利時機,擴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的影響力,督促企業和職工參保,這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的。
一、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現狀及特點
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9月,全區個體工商戶實有戶數114.46萬戶,私營企業實有戶數21.77萬戶,個體私營企業安排就業人員463.05萬人。2012年1—9月全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增加值2105億元,同比增長19.7%,占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的67.38%;非公有制經濟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023.94億元,同比增長38.33%,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61.52%;非公有制經濟進出口總額147.06億美元,同比增長14.45%,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76.30%;非公有制經濟提供稅收878.41億元,同比增長11.27%,占全區稅收的72.87%。目前已成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財政稅收的主要增長點,對外貿易的主力軍,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其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傳統工業城市非公有制經濟總量日益壯大;二是北部灣經濟區域城市非公有制經濟對外貿易日益活躍;三是固定資產投資日益增大;四是吸納就業能力日益增強;五是支撐保障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加強。
二、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服務的挑戰
(一)隨著廣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吸納就業能力日益增強。如南寧、桂林、梧州、貴港、玉林、百色、河池等市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數占各市企業就業人數的80%以上。截止到2012年9月,全區個體、私營企業安排就業人員463.05萬人,同比增長22.59%,成為廣西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如表1)。
表2 2012年上半年全區14個市城鎮企業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情況(單位:人)
[\&國有企業
參保職工
期末數\&集體企業
參保職工
期末數\&其他企業
參保職工
期末數\&港、澳、臺及
外資企業參保
職工期末數\&其他人員
參保職工
期末數\&參保職工
期末總數\&總計\&850213\&136913\&788366\&73091\&1042786\&2891369\&南寧市\&199707\&14542\&153274\&18177\&246730\&632430\&柳州市\&92215\&35044\&218511\&14435\&196583\&556788\&桂林市\&137640\&11115\&117921\&14333\&136031\&417040\&梧州市\&72447\&6353\&14747\&9580\&77062\&180189\&北海市\&22545\&8769\&36412\&3827\&41370\&112923\&防城港市\&44724\&7189\&10186\&2866\&19328\&84293\&欽州市\&28052\&7944\&15245\&911\&32114\&84266\&貴港市\&48642\&8960\&17090\&3779\&25090\&103561\&玉林市\&45282\&15334\&54381\&52\&99141\&214190\&百色市\&36203\&5742\&58098\&849\&30510\&131402\&賀州市\&33864\&402\&783\&0\&33311\&68360\&河池市\&35178\&988\&51237\&139\&54594\&142136\&來賓市\&23289\&10690\&14151\&1061\&25365\&74556\&崇左市\&30425\&3841\&26330\&3082\&25557\&89235\&]
從表1、表2數據比對看出,廣西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潛力仍較大,擴面重點在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但事實上其參保率低。比如,在北海市參保的四大園區用人單位2012年底止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還達不到30%,雖然近年來社保經辦機構一直不懈地努力宣傳和推動相關企業的參保登記工作,但收效甚微。一方面有的企業雖然辦理了參保,但只為管理人員和企業技術人員繳納,并沒有為一線工人和農民工參保,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參保意識相對淡薄。這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何積極引導職工參保,重點擴大園區企業參保覆蓋面提出了挑戰。
(二)全區各市非公有制經濟呈現集聚化發展態勢,園區經濟發展迅速。如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各類經濟實體4500多家,基本全是非公有制經濟。園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用工形式的多樣化,給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力量不足提出了挑戰。
(三)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給社會保險經辦執行力提出了挑戰。為了加快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建設,做大做強做優廣西工業,促進經濟發展,自治區政府下發了桂政發76號文,自治區人社廳、財政廳下發了《關于在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調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繳費比例的通知》(桂人社發〔2011〕72號,以下簡稱桂人社發72號文)規定:“凡在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按規定參加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2011年1月1日起,單位繳費比例暫由現行的20%調整為16%”,“由此產生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減少收入差額由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承擔50%,其余50%由自治區負責解決。”目前,仍有部分市因各種原因尚未執行桂人社發72號文,調整重點工業園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如表3)。
表3的數據反映出,一是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企業參加社會保險率低(表1與表3比對);二是執行桂人社發72號文,地方財政負擔資金到位率低;三是社會保險經辦執行力有待提高。
三、廣西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的重點及對策
廣西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已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職工特別是園區內企業職工是今后一段時期內廣西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的重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必須通過目標任務責任化,宣傳稽核常規化,代扣代繳科技化的手段,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職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一)加大《社會保險法》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和個人參保意識。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社會保險政策,一方面明確企業不依法參保,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時應負的法律責任,使其明白參加社會保險不僅是法律賦予每個職工的權利和義務,更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另一方面提高職工的參保意識,督促用人單位及時參保按時繳費,使參保和繳費成為企業應盡的義務,自覺參保并繳納社會保險費。
(二)改進工作作風,創新服務形式,提高社保經辦服務能力和水平。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別是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企業做好服務工作。
1.充分把握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深入工業園區摸清和了解企業招用工情況,掌握擴面空間。要求企業在同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同時,必須依法辦理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手續。
2.順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呈集聚化態勢,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的鏈條向重點工業園區延伸。通過登門送政策,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將桂人社發72號文件精神傳達到園區內每一家企業,明確告知各有關企業關于重點工業園區調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及申請業務經辦流程等相關事宜,鼓勵和協助符合政策規定的企業及時辦理有關業務。或采取定期上門的專員式服務方式,依法為企業提供參保登記等社會保險服務。
3.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信息系統,促進業務協調,提升應用能力,加快建設“網上社保”服務平臺,以經辦管理服務的信息化為支撐,以方便企業和個人參保、繳費、轉續、領取、結算為重點,完善網點布局,實現網上經辦業務管理服務,讓企業足不出戶即能辦理社保業務,為企業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務。
(三)健全相關配套政策和制度,確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承擔制度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可操作性,以提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執行力及工作運行效率。
1.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內企業單位,按規定參加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2011年1月1日起,單位繳費比例暫由現行的20%調整為16%,由此所產生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減少收入差額由自治區財政負責50%,所在地政府承擔50%。建議應考慮園區規模、企業規模和當地財政承擔輕重等因素,由各市政府自行確定,對財政困難的縣(區)上級應予以適當補助。
2.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出臺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企業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調整實施細則或管理辦法。明確參保與納稅不在同一地區的企業,其財政補貼問題以及社保業務經辦的相關問題,以便更好地貫徹執行桂人社發72號文件精神,促進園區經濟發展,維護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