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憲平
2012年3月26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高新法院”)來了一個特別的原告——淮南市企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南資產公司”),來者出示相關資料表明系受淮南市政府委托,自2004年起有權處置國有企業淮南市印刷廠資產,淮南資產公司此行欲用訴訟方式追回已“飛”至江西的“蜻蜓”商標。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南昌中院”)就蜻蜓商標一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這表明淮南資產公司“捕”回蜻蜓注冊商標的行動失敗。
案 情
1995年12月28日,安徽省淮南市印刷廠(以下簡稱淮南市印刷廠)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下稱“商標局”)申請的“蜻蜓及圖”商標獲準注冊,專用權期限至2005年12月27日,核定使用商品為第16類撲克商品。然而,淮南市印刷廠對“蜻蜓”商標的運作并未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淮南市人民政府在2005年3月17日出臺文件,決定對淮南市印刷廠等國有企業改制。
2006年,淮南市印刷廠將“蜻蜓”商標轉讓給曾敏華,2011年3月,“蜻蜓”商標被轉讓至江西省南昌市云塔印刷廠(以下簡稱“云塔印刷廠”)名下。
2012年3月26日,淮南資產公司向高新法院起訴稱,淮南市印刷廠系全民所有制企業,2004年淮南市政府授權淮南資產公司統一經營處置包括淮南市印刷廠在內的全市國有企業的資產。淮南市印刷廠于1994年4月申請注冊并取得蜻蜓注冊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第16類商品撲克。2010年8月,淮南資產公司得知淮南市印刷廠的蜻蜓商標已于2006年被轉讓。此時,淮南市印刷廠的營業執照被吊銷,資產交淮南資產公司處置,印刷廠留守處所有工作人員均不知注冊商標的轉讓事宜?;茨腺Y產公司認為,應當是蜻蜓商標第一受讓人曾敏華盜用或是曾敏華伙同他人盜用了淮南市印刷廠的印章,辦理了商標轉讓手續。第二受讓人云塔印刷廠從曾敏華處取得“蜻蜓”商標不是善意。江西省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標事務所”)沒有審查轉讓人的資質,使曾敏華的不合法受讓行為得到商標局批準,侵害了淮南資產公司的合法權益。
為此,淮南資產公司請求高新法院判令:曾敏華與原淮南市印刷廠之間的注冊商標轉讓合同無效,確認涉案注冊商標歸淮南資產公司所有;商標事務所就商標轉讓合同無效承擔過錯責任;云塔印刷廠將“蜻蜓”商標歸還淮南資產公司。
高新法院受理此案后發現,該案背后還有“案中案”。2009年,曾敏華和云塔印刷廠發現,浙江省武義縣的高華瑞正在申請注冊“藍蜻蜓”商標用于撲克、麻將等商品,遂向商標局提出異議。2009年11月12日,商標局裁定被異議商標“藍蜻蜓”與引證商標“蜻蜓及圖”不構成近似,擬對“藍蜻蜓”核準注冊。曾敏華、云塔印刷廠不服,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2011年7月,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裁定:“藍蜻蜓”在撲克牌、棋、麻將牌、全自動麻將桌(機)商品上不予核準注冊,其余復審商品予以核準注冊。高華瑞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商標異議復審行政訴訟,2011年11月該院作出維持商標評審委員會復審裁定的行政判決。高華瑞決定向北京高院上訴。
對于淮南資產公司的起訴,第一受讓人曾敏華辯稱,2005年淮南市人民政府授權淮南資產公司統一經營處置淮南市印刷廠的資產,自己對此并不知曉。該商標的轉讓合同系在轉讓人廠址簽訂,受讓人支付了對價取得該商標,符合市場交易規則,是有償、善意的,應受法律保護。2010年4月9日,他將“蜻蜓”商標依法轉讓給云塔印刷廠,未損害他人利益,法律應當維護知識產權交易的安全性。再者,“蜻蜓”商標有效期至2005年12月27日止。淮南資產公司稱其2010年8月方知“蜻蜓”商標權存在,如果不是曾敏華依法受讓商標并盡心保護,該商標權早已不復存在。第二受讓人云塔印刷廠向法庭陳詞辯稱,該廠2010年4月9日與曾敏華簽訂商標轉讓協議,并支付合理金額依法受讓“蜻蜓”商標,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于2011年4月7日核準轉讓,因此其商標權應受法律保護。
判 決
高新法院審理認為,淮南資產公司的證據表明淮南市印刷廠的印章于2008年才由資產公司收回,在此之前該印章未妥善管理,資產公司自身存在過錯。曾敏華從原淮南市印刷廠廠長處受讓“蜻蜓”注冊商標時,有理由相信持有淮南市印刷廠印章的廠長有權轉讓商標,該行為有效?;茨鲜杏∷S廠長在“蜻蜓”商標轉讓申請及續展注冊申請上加蓋淮南市印刷廠印章的行為,應認定有效。該商標轉讓行為已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法院予以確認。曾敏華將“蜻蜓”商標轉讓給云塔印刷廠,系其作為商標所有權人的自由處分行為。商標事務所按商標法規定提交申請材料,在本案中無過錯,淮南資產公司要求其承擔責任于法無據。2012年8月29日,高新法院判決駁回淮南資產公司的訴訟請求,淮南資產公司對此不服,向南昌中院提出上訴。2013年4月3日,南昌中院就“蜻蜓”商標一案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 析
一個是經市政府批準成立的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行政權利,一個是無任何行政權利的自然人和企業,但淮南資產公司的落敗,無不又一次向我們證明了一個恒久不變的真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筆者分析認為,“蜻蜓及圖”商標爭奪案件的主要焦點在兩個方面:一是淮南市印刷廠是否構成表見代理,二是曾敏華購買的“蜻蜓及圖”商標所有權是否構成善意取得。
對于淮南市印刷廠是否構成“表見代理”的問題。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法發〔2009〕40號)第13、14條分別對如何認定表見代理明確地加以了規定: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表見代理制度不僅要求代理人的無權代理行為需要在客觀上形成具有代理權的表象,而且要求相對人在主觀上善意且無過失地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合同相對人主張構成表見代理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不僅應當舉證證明代理行為存在諸如合同書、公章、印鑒等有權代理的客觀表象形式要素,而且應當證明其善意且無過失地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由于法律對于如何認定表見代理只存在指導性的規定,而沒有具體的實施標準,所以本案法官作出判斷的關鍵,來源于法官的價值觀判斷,即權衡將何種義務加于原被告中的一方而能獲得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結合本案,淮南市印刷廠廠長是以淮南市印刷廠的名義簽約且其出示的是淮南市印刷廠的授權書。故可推斷出,代理的任何一項客觀表象形式要素均指向了淮南市印刷廠。
善意取得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市場交易安全。而可以進行市場交易的財產除了動產和不動產之外,還存在著其他財產類型,例如知識產權中的商標權。在注冊商標轉讓已經十分普遍的今天,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和商標市場交易的安全同樣必要。由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范圍與財產客體的具體類型無關,既可以適用有形財產,也可以適用無形財產,這就為商標權適用善意取得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而商標權的公示制度,則為商標權善意取得的建立,奠定了現實可行的基礎。
商標專用權屬于民事權利,可以依法轉讓?!吨腥A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議,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吨腥A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向商標局提交轉讓注冊商標申請書。轉讓注冊商標申請手續由受讓人辦理。商標局核準轉讓注冊商標申請后,發給受讓人相應證明,并予以公告。根據上述規定,商標專用權轉讓的本質在于商標專用權主體的變更,即在不改變商標專用權的客體和內容的情況下,實現商標專用權人的更替,因此商標專用權轉讓應當遵循商標專用權人和受讓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任何未經商標專用權人許可擅自轉讓其注冊商標的行為,都是對原商標專用權人合法財產的侵犯,原商標專用權人有權提出確認商標專用權轉讓行為無效的民事訴訟。
從目前人民法院受理這類案件的情況來看,商標轉讓糾紛案件主要表現為確認商標轉讓行為無效的民事訴訟,原告是原商標權人或利害關系人,被告往往是受讓人。原告的訴訟請求一般是請求確認商標轉讓行為無效,人民法院也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審理這類案件。
另外,目前出現商標權人控制著商標注冊證,而商標被他人非法轉讓的現象,是由于現行《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簡化了原商標轉讓手續,即省略了在商標轉讓過程中要附送原《商標注冊證》這一要求,而只要求受讓人向商標局提交轉讓注冊商標申請書即可。該條的立法本意是為了避免在商標核準轉讓的過程中給商標權人正常行使商標權造成不便,但卻給一些不法分子惡意轉讓他人商標以可乘之機。筆者從商標局了解到,上述現象已經引起商標局的重視,目前商標局在辦理商標轉讓的過程中,增加向原商標注冊人發出告知書的程序,以期杜絕惡意轉讓他人商標現象的出現,但實踐中仍會出現問題,比如原商標注冊人的地址已變更卻未辦理變更手續導致告知書被退回等等。因此,筆者建議立法機關能夠從立法上完善商標轉讓程序,使得商標轉讓既便捷又有序,能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