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泰祥”生煎館老板小宗到浙江嘉善的西塘鎮去考察餐飲市場,我和老K隨行。當晚,上海去那邊開旅館的小吳請我們吃貴州黃牛肉。據說宏福路郵電路口的那家牛肉館味道是最好的,三天要賣一頭牛。進門很是震撼,一條條牛肉掛在木架上,食客要吃哪一塊,店主就割下來去加工。不過,心想佤族剽牛比這還血腥,權當佤寨一游罷了。吳老板點好菜,一會兒上來一鍋牛肉和湯,還有葷素各種涮料,原來這是牛肉火鍋呀!
先喝一口湯,真鮮!看來真是好牛肉,不過小宗還是嫌放了味精,如果不放,味道還要好。牛肉已經煮酥,但咬勁十足,原來是順絲切,如橫絲切,牙齒可能更省些勁。咬肉吃湯一陣后,又涮了牛肝、牛腎,還有蔬菜、粉條等。冷空氣尚未駕到,吃了這鍋牛肉,渾身冒汗。
晚上睡在民居旅館內,體會到“吳根越角”的無限風情。次日早上,美美睡了一覺后,老K催我去吃早點。我們吃了燒賣(只有肉,沒有糯米)、生煎(餡與燒麥一樣,吃在嘴里像是吃油煎餛飩)、蔥油拌面(蔥花撒在面上)、鮮肉粽、雪菜肉絲面等。說實話,有點失望,似乎都不如上海的。不過轉而一想,有差距也不錯,至少,小宗到此開店沒有問題了。
吃完回房,小宗也起床了,聽我們講了早餐味道,也匆匆出去了。一會兒回來,提了兩包“丁蓮芳千張包”。這可是湖州名點,內有肉粒、鮮貝、開洋、筍衣等餡,因為不是肉糜而是肉粒,所以有點“緊”。小宗還帶了5個現煮的,讓我們嘗嘗。味道很好,不過稍有點腥,大約鮮貝含水較多,去腥不足所致。
中午是小宗在蘇家弄飯莊回請小吳家人及朋友,加上我們3人共計8人吃飯。小宗點了好幾個家常菜,包括上海人不大吃的紅燒魚子。小吳告訴我們,白切雞不可不吃,還有“雙腳煲”,即雞腳煲豬腳。白切雞果然不俗,嫩嫩的,油油的,比上海的白斬雞更本色,更原汁原味。大家嘗一筷就叫好,我和小宗覺得更像北京人愛吃的“油雞”。雙腳煲也很好吃,雖說吃的都是“腳皮”,不過夠鮮,夠糯,夠嚼勁。小宗意猶未盡,再買兩份白切雞打包帶走。飯莊的梅老板又去買了兩只雞當場宰殺、燒熟,燜酥,要我們等50分鐘。梅老板說,兩只雞13斤多,還是按原價賣給我們共160元,加上其他菜,共計600多元。要知道,總共8人,只吃了440元。小宗讓我把吃剩的雙腳煲打包帶走,梅老板又加了不少“雙腳”,大大一個包讓我帶走。
回程非常快,1小時不到就到了家。家人正準備吃晚飯,這兩個“大菜”駕到,立即開包(還是熱的)大嚼。那么大一只雞,只切了一小半,另一大半涼透了放在冰箱里,明天親眷碰頭時拿出來熱一熱,又是一個好菜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