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色花菜鍋
感謝時令的恩賜,紫花菜是3年前新引入的品種,因為顏色特別,很受家人喜愛,尤其能和綠色的西蘭花、黃色的松花菜、白色的本地花菜搭配成好看的四色花菜鍋底。巧手的爺爺一早就將鰱魚肉刮成泥,上漿,冷置在冰箱里了。等這邊花菜下鍋,那邊用開水養(yǎng)熟魚丸子,倒入現(xiàn)買的灌心肉丸和白白胖胖的灌湯水餃。喜歡吃河鮮的再加上50克鮮活的冬河蝦,為了女人們的容顏,我例外加上燙熟的胡蘿卜片、紅棗粒,以及隨手可得的農(nóng)村鹵豆干。一鍋色香味俱佳的花菜鍋就這樣被家人團團圍住,老的少的、大的小的,一邊暢談一日里各自的見聞和趣事,一邊大快朵頤地打撈鍋中美食,怎一個愜意了得。
肉糜油豆腐白菜鍋
第二鍋以白菜打底,這個鍋子相對簡單些。用筷子將油豆腐戳出口子,將肉糜小心地灌入其中,事先上鍋蒸熟,注意蒸油豆腐的湯水不要倒掉,可以放在暖鍋中作為打底湯汁;然后加入初冬軟糯的白菜芯,煮開后加入事先泡發(fā)的肉皮、解凍的水餃、鮮香的千張包,大火煮至鍋中翻滾,再加入時令的本地花菜、大蒂頭青菜。為了勾起小孩子的食欲,再加入暖鍋主打菜——鮮肉貢丸。
這樣一只鍋子,除了用料實在的肉糜油豆腐、水餃、千張包等大葷菜,其他諸如花菜、青菜、筍片,都可以隨吃隨添。所以,常常一頓飯下來,老的,小的,總是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大呼:“吃不下了,吃不下了!”嘴上這樣說著,筷子卻一刻也不肯停下來——實在太好吃了啊!
每次想吃這個鍋子,必定要挑一個艷陽的午后,這樣,無論是對付雞蛋卷還是侍弄雞蛋餃,才有的是時間和心情。
雞蛋餃雞蛋卷鍋
取250克新鮮后腿肉,加250克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手工剁成細細的肉糜,加料酒、鹽、生抽、蔥花,攪打上勁,靜置半個小時;取8枚土雞蛋,打散后分裝在兩個器皿中,一半倒入平底鍋,攤成雞蛋皮,一半留在碗中,等待做雞蛋餃。做蛋餃可是個功夫活,煤氣灶的火頭一定要小,鍋中只要加少許花生油,以基本看不出為佳。過去,媽媽們會用生豬油擦鍋的方式操作,如今,豬油吃得少了,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用了醇香的花生油。一勺雞蛋液,一勺豬肉糜,慢慢地翻轉(zhuǎn),形成一只只金黃色的荷包,煞是好看。等到全部成型,那邊雞蛋皮也放涼了,將剩下的肉糜均勻地攤在雞蛋皮上,然后跟卷被子一樣卷起來,再用白紗布包裹,四周加上筷子,用白棉線扎緊;鍋中加冷水,上蒸屜,旺火蒸20分鐘,香噴噴的雞蛋卷就做成了;待冷卻后改刀,切成厚薄均勻的花色雞蛋卷。
剩下的就簡單了,跟其他鍋子一樣,鍋中加冷水,放入筍片、水餃、貢丸、油豆腐等一干好料,大火煮開;然后加入應季的小菠菜、金針菇;最后加入精心準備的雞蛋餃和雞蛋卷,一鍋子金玉滿堂便華麗麗地登場了。雖未到年末,卻已經(jīng)有了過年的氛圍,一家人的開心,一家人的親昵,一家人的喜樂,盡在相互謙讓的暖鍋中了。我堅信,我的孩子,無論他今后身在何方,只要想起這一口暖鍋,在他的心頭只能涌上一個字,那就是“家”——連同這心心念念的中國夢,連同這心心念念的家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