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來信:
我公司受境外一家公司的委托,為其境內聘用的一名合伙人代為支付薪資報酬。現該合伙人與境外公司發生爭議,但由于訴訟方面的限制,轉而向我公司提請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并附帶提出其他一些請求,請問司法實踐中認定勞動關系的標準或者依據有哪些?
專家回復:
根據描述,該合伙人和貴公司不一定存在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符合以下情形的應認定為勞動關系: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也就是說,主要的判斷在于第2點和第3點,通常的表現形式就是工作匯報的對象、勞動合同的簽訂、勞動者是否接受公司的管理、勞動者是否知曉其代表或被授權源自用人單位等等,這些都需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結合以上的敘述,如果貴公司能夠舉證證明該合伙人一直以境外公司的名義開展工作,向境外公司的負責人匯報工作,公司未對其進行諸如考勤、工作指標方面的管理,以及境外公司委托公司代為支付報酬,那么根據司法實踐的情況,該合伙人還是較難認定與貴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