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論語·衛靈公》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論語·為政》
仁者莫大于愛人,智者莫大于智賢。——《禮記·表記》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
——《孟子·盡心下》
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莊子·山木》
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韓非子·奸劫弒臣》
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其所長,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猶是也。
——(東漢)王充
善用人者必使有才者竭其力,有識者竭其謀。——(宋)歐陽修
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宋)王安石
良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司馬光《資治通鑒》
世不患無才,患無用之之道。——張居正(明代政治家)
能用人者,無敵于天下。——(清)王夫之
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清)康熙
民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適宜也。——(清)曾國藩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孫中山
只靠給高管開支票是留不住他們的。他們并不只需要錢。
——約翰·錢伯斯(思科總裁)
用人不在于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在于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彼得·德魯克
人的品德與正直,其本身并不一定能成什么事,但是一個人在品德與正直方面如果有缺點,則足以敗事。所以人在這一方面的缺點,不能僅視為績效的限制而已,有這種缺點的人,應該沒有資格做管理者。——彼得·德魯克
人才不是最重要的資產,合適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
——吉姆·柯林斯(克羅格公司總裁、管理學家)
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遠比開發一項新戰略更重要。這一宗旨適合于任何企業。——杰克·韋爾奇
若是有人沒法進入工作狀態,其實還好辦,但你若是用了個二流人才,工作表現勉勉強強,那你的麻煩可就大了。一個二流人才一旦在公司里占了到一個位子,你就很難讓他走開而改用別的一流人才。——比爾·蓋茨
我總是尋找精明能干、愛挑毛病、語言尖刻、幾乎令人生厭的人,他們能對你推心置腹。如果你能把這些人安排在你周圍工作,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那么,你能取得的成就將是無限的。——小托馬斯·沃森
我對于下屬既無排斥,也不禮遇,而是盡力做到不違背公平的原則。這就是我的用人原則,此外沒有別的秘訣。
——李秉哲(韓國三星集團創始人)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張瑞敏
用人方面我的大原則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首先對人一定要有懷疑,這種懷疑是制度性懷疑,人是有自私的一面的,他會情不自禁地犯錯誤。關鍵是怎么避免犯錯誤?這就需要制度性的東西來檢查和約束,及時發現和制止錯誤或者減少錯誤的發生率。第二就是一旦你用了他,就必須信任他。用人還懷疑他,這是絕對不正常的情況。——王石
有德有才者,大膽聘用,可三顧茅廬,高薪禮聘;有德無才者,委以小用,可教育培訓,促其發展;無德無才者,自食其力;無德有才者,堅決不用,如偽裝混入,后患無窮。——萬向集團用人觀
用人要看他的忠誠度和可靠程度、歸依企業的程度,希望能夠跟企業結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這三樣東西都是對的,我們企業會給他非常大的機會去發展。——李嘉誠
管理好的員工講起來也可以說非常簡單,如果對方是一個品德好的人,他能力可以做到的事,盡量讓他有一個機會去發揮。——李嘉誠
只有適合企業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馬云
在工業社會中,一個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許比一個一般的工人能多生產出20%或30%的產品;但是,在信息社會中,一個最好的軟件研發人員,能夠比一個一般的人員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李開復
如果只是用高的待遇,或許可以吸引到一些人,但只有一個特別吸引人的環境,才能吸引到并且長期留住所有最佳的人才。——李開復
在微軟全球所有的研究院中,我們的人才流失率不到1%(美國硅谷的人才流失率在30%左右)。我在微軟面試的時候,最大的感觸是發現每一個人都特別快樂,特別熱愛和珍惜他的工作。——李開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