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客觀反映《檔案管理》2012年刊載文獻有關情況,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該刊刊發的文獻從欄目發文量、作者及地域分布、主題分布、基金論文、引文年代類型分布、載文被引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該刊辦刊特色鮮明,注重結合工作實際,有較穩定的作者隊伍,在檔案核心期刊中有較高影響力。
關鍵詞:《檔案管理》;2012年;文獻計量;統計分析
1 引言
《檔案管理》創刊于1986年[1],連續入選中文核心期刊,刊發了大量高被引的論文,備受業界關注。為客觀準確地反映《檔案管理》2012年的載文情況,作者對當年刊發的全部文章進行了各項統計。為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對關鍵詞作了必要的規范,歸并了重復引文,剔除了無文獻來源的注釋性引文,并對全部引文逐一進行了核對,修正了引文中的差錯。
2 統計分析方法
利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該刊2012年刊發的文章從欄目發文量、作者及地域和機構、主題、基金論文、引文類型及年代分布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運用CNKI檢索了被引情況。根據載文實際和統計分析的需要,作者統計分析不含“通訊”、“卷首語”、“文摘”等欄目的文章,主題統計分析不含無關鍵詞的文章,引文統計分析不含無參考文獻或參考文獻類注釋的文章。
3 載文統計分析
3.1 載文欄目發文量。2012年《檔案管理》設置有“卷首語”、“理論探討”、“爭鳴”、“業務研究”、“局館長訪談”、“專題沙龍”、“調查報告”、“海外采風”、“工作園地”、“史料鉤沉”等18個欄目,共刊發文章277篇,表1是主要欄目的發文數量。發文量集中于“工作園地”、“業務研究”、“調查報告”和“理論探討”四個欄目(表中單列了占比)。
3.2 作者分布。作者統計針對“工作園地”、 “業務研究”、“調查報告”、“理論探討”、“海外采風”等9個欄目的242篇文章,其中獨著210篇,兩人合著28篇,三人合著4篇,分別占統計文章的86.78%、11.57%和1.65%。
3.2.1 作者發文數量。最多的發文6篇,共兩人,發文3篇以上的作者共12人(“+”后為第二作者發文數),另有馬帥章等28人發文2篇(含非第一作者)。
3.2.2 第一作者地域分布。以第一作者發文最多的為河南作者(168篇),其次是北京(9篇)、山東和上海(各8篇),發文作者涵蓋了19個省市。河南省又以鄭州、開封、濮陽作者發文數量居多(105篇)。
3.2.3 第一作者機構分布。由于有些文章作者單位不夠具體,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有一定影響。242篇文章中,各類院校和各級各類檔案館(局)的作者占比較高,分別發文102篇和82篇。
3.3 主題分布。關鍵詞是從文獻的標題、摘要和正文中選取的,能夠反映文獻的主題[2],因而選用關鍵詞進行主題分析。2012年《檔案管理》中有關鍵詞的107篇論文共有關鍵詞401個,篇均3.75個。涉及關鍵詞305個,最多的僅出現8次,可見分散度較大。為較好地反映文獻主題,可將表達相同或相關概念的關鍵詞進行必要的統一,如將“檔案館”、“檔案局”、“檔案部門”等統一為“檔案館”。規范統一后,利用自編的軟件處理得到以下統計結果。
3.4 基金論文。2012年基金項目論文共25篇,基金論文占比超過10%。其中,河南省檔案局科技項目《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研究》、《檔案執法理論與實踐研究》各發文3篇,河南省檔案局科技項目《檔案立法技術研究》發文2篇,基金發文量如表4所示。
3.5 引文統計。2012年《檔案管理》文章中,列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類注釋的論文96篇,共有引文725條(其中外文13條),篇均引文7.55條。從年代分布看,2005年后的引文數量占66.62%。引用文獻類型中,期刊論文最多,占比達70.62%,其次是電子文獻、圖書和學位論文。表5列示了引文的年代分布(“其他”為1980年前或無法確認年代的)。
引用文獻中的期刊論文共涉及期刊139種,其中以檔案類期刊為主,排在前9位的都是檔案核心期刊,其次是非核心檔案類期刊和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
3.6 被引統計。通過中國知網檢索,截至2013年4月23日,2012年《檔案管理》刊發的被引論文達25篇,其中《中部六省市級檔案網站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估結果分析》被引3次,《淺談事業單位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等兩篇各被引2次。表6列示了十種檔案學期刊2012年發文及被引情況。
4 結論
通過以上統計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4.1 從欄目發文分布看,“工作園地”、“業務研究”、“調查報告”和“理論探討”四個欄目是發文主體,“工作園地”和“業務研究”兩欄目的發文量超過發文總數的一半,表明《檔案管理》特別注重結合工作實際,與其“以業務指導為主,兼顧學術性和可讀性”[1]的定位是一致的。
“卷首語”是許多檔案刊物共有的欄目,但《檔案管理》六篇卷首語的內容均為“檔案依法行政管理”,對做好檔案工作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4.2 載文中獨著文章居多,發文2篇以上的作者超過40人,他們獨立或合作發文的數量超過100篇,表明《檔案管理》已形成較為穩定的作者隊伍。但作者以個人自由研究為主,論文合作程度偏低[3]。
發文作者的地域和機構數據表明,《檔案管理》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注重反映本省的研究成果,注重各級各類檔案館(局)的業務交流,不斷傳播和促進學術研究。發文作者集中在各級各類檔案館(局)和各類高校,反映了這兩個系統科研能力較強[3]。
4.3 從關鍵詞的詞頻可以看出,《檔案管理》2012年特別注重刊載“檔案執法”、“檔案法規”和“立法”方面的文獻,同卷首語的內容相呼應。此外,“檔案館”、“檔案”、“檔案管理”、“檔案鑒定”、“檔案服務”等也是刊載的重點,有很強的實際工作指導價值。但列有關鍵詞的論文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主題統計結論的準確性。
4.4 基金項目多為與檔案工作相關的省部級以上項目,基金項目級別較高。基金論文占比雖不算高,但針對性很強,較充分地反映了檔案科研特別是檔案執法和立法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4.5 引用文獻表現出期刊論文多、核心期刊論文比重大、引用年代新的特點,表明刊載的論文注重高水平檔案學研究成果的吸收,注重圖書情報領域研究成果的借鑒,同時廣泛吸納其他學科的成果。但列有引文的論文偏少,有些著錄不準確,外文引文較少。
4.6 盡管統計的時間段較短,而論文的被引和被引率均有較大的滯后性[4],但截至2013年4月23日的2012年載文被引同其他檔案類期刊2012年載文被引的對比表明,《檔案管理》有較高的被引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刊在檔案類核心期刊中有較高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檔案管理》雜志社.《檔案管理》簡介[EB/OL].(2011-04-25)[2013-04-01].http://www.hada.gov.cn/w_NewsShow.asp?ID=0:2628.
[2] 倪麗娟,于淑麗.檔案學研究熱點分析——基于2004~2008年《檔案學研究》、《檔案學通訊》論文關鍵詞的詞頻分析[J].檔案學通訊,2010(1):19~22.
[3]袁小翠.2005年~2011年我國檔案信息化研究文獻計量分析[J]. 檔案管理,2011(6):60~62.
[4]孔春苗.基于高被引論文的中國檔案學研究現狀分析[J].檔案管理,2010(3):54~56.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來稿日期: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