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用膳,首先應確定其總量,一般是以一人一次的食用量為基準;一日量則通常指一人兩次食用量,以此類推。在總量的范圍內(nèi),主料的用量以常用量為標準,又可依據(jù)養(yǎng)生保健或疾病的輔助治療等不同目的,調(diào)整用量;同時,兼顧到藥膳制作中的可操作性,如茶飲、湯粥等操作相對簡單,可考慮用一次量,而糕點等操作較為復雜,可考慮多日、多次食用量,保鮮冷藏備用。
集體用膳,可參照中國營養(yǎng)學會新近推薦的成人平均攝取標準2 200千卡/天(城鄉(xiāng)男女分別為1 800~2 200千卡/天、2 200~2 600千卡/天),按具體就餐人數(shù)、年齡、性別、功效特點等來搭配菜肴、主食的數(shù)量與比例。例如10人份的正餐(午餐或晚餐):主食1 000~1 500克,可選米、面及雜糧、雜豆類或薯類2~3個品種;蔬菜1 500~2 000克,分為主菜1~2種、輔菜3~5種,可選不同色彩的根、莖、葉、瓜、豆或菌藻類;新鮮水果1 000~2 000克,可選1~2種餐;豆及豆制品250~500克,可選1~2種;魚、禽、蛋、肉合計500~1 000克,可選3~4種,按人數(shù)切成小塊,便于取食。藥膳的烹制工藝既要傳承傳統(tǒng)藥膳炮制加工特色,也應適合現(xiàn)代營養(yǎng)、烹調(diào)工藝的發(fā)展,采用燉、煨、煮、熬、燜、燒、蒸、炸等多種方法相結(jié)合,有效地控制油、鹽、糖等用量,制成藥菜、藥粥、藥酒、藥茶等形式多樣,色、香、味、形俱佳的宴席。若配合藥膳功效的現(xiàn)場講解,則事半功倍、錦上添花!
春季萬物復蘇,五臟屬肝,宜于升補養(yǎng)陽,少食酸性或有酸味的食物,多食具有升浮性、發(fā)散性的食物,以健脾開胃、提升身體免疫功能。
參芪乳鴿
【制法】選用乳鴿1只,去毛、內(nèi)臟后重約500克;將10克黨參、20克黃芪,置鴿腹中縫合;加鹽、姜、酒、蔥及水適量,可加枸杞子15克作點綴,清燉至熟爛;棄藥渣,將鴿肉及湯分成10份服用。
【功用】益氣健脾、升陽益胃。
【適合人群】體弱多病、食欲欠佳、常患傷風感冒者。
【營養(yǎng)成分】人均攝取蛋白質(zhì)8.5克,脂肪7.1克,碳水化合物1.6克,膽固醇50毫克,約合能量104千卡,可常食。
薺菜冬筍
【制法】選用去皮焯水后的熟冬筍600克切片;薺菜200克沸水汆、冷水激后擠水切末;胡蘿卜50克焯水后切末;先用30毫升油煸炒冬筍,加鹽、鮮湯調(diào)味煮沸后加入薺菜末;濕淀粉勾稀芡,再煮沸后加入胡蘿卜末。
【功用】清熱利水、降壓止血。
【適合人群】高血壓、高血脂癥及內(nèi)熱口苦、尿血便血者。
【營養(yǎng)成分】人均攝取蛋白質(zhì)2.2克,脂肪5.2克,碳水化合物1.7克,約合能量62千卡。
夏季萬物華實,氣候特點為“暑”、“濕”。初夏五臟屬心,宜于清補,多食性寒味酸的食物,以清新祛暑、清熱解毒;長夏五臟屬脾,宜于淡補,多食味甘涼寒食物,以利濕、生津止渴。食物應以湯、羹、汁等清淡、松軟、水分多易消化為特點,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翡翠玉麥雞
【制法】玉竹片、麥冬各12克,開水浸泡30分鐘;黃瓜300克,洗凈去籽,切成半圓薄片,蒜泥、鹽、糖、醋及泡汁少量拌勻圍邊;雞脯肉400克切薄片,用芡粉、鹽、味精及玉竹、麥冬泡出汁液,少許上漿,放入50毫升油中爆熟盛出;另將玉竹、麥冬及剩余泡汁倒入油鍋中翻炒、略煮;再加入雞片拌勻,加鹽、糖、胡椒、酒等略炒即可。
【功用】養(yǎng)心安神,滋陰健脾。
【適合人群】肺陰虛、胃熱傷津、口渴咽干、干咳少痰,以及糖尿病、冠心病及體虛腰酸者。
【營養(yǎng)成分】人均攝取蛋白質(zhì)8.1克,脂肪7.9克,碳水化合物1.5克,膽固醇33毫克,約合能量109千卡,可常食。
(注:秋冬兩季食譜可見2012年第11、12期,菜品用料量均為10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