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之煮(婦),總是盡量滿足家人的口味。老公要求的“有葷有素有湯,有魚有肉”里,卻是大有講究。我家的這位絕對是只挑剔的“貓”,相對于河里的魚蝦類,他更喜歡東海里的多種海鮮,黃魚、帶魚、箬鰨魚、海條蝦、烏賊魚和梭子蟹等。每星期總有一天,我會去菜場的魚攤大肆采購一番,囤進冰箱后,便可打發工作日的每晚餐桌上、“有魚腥”需求之人的口舌之癮。
帶魚,挑選相對適中的,無需太寬太厚實,但一定要銀光閃亮、肉質有彈性,兩三條即可。買回家當天,先把中間段精華部分,洗凈、瀝干、爆鹽,或干煎或紅燒,特別新鮮美味。帶魚頭尾和較細的部分,稍微抹點鹽后速凍在冰箱里。過一兩個星期,魚腥斷檔時,可加蔥姜清蒸,或用蔥油干煎。
梭子蟹,吃到最新鮮的那次,是和老公戀愛時跟著他到寧波出差,鮮活大個清蒸,肉多、脂膏肥滿,吃到嘴里那叫一個過癮。現在的菜場里,大都是冷藏的梭子蟹,掂著有點份量,摸著蟹肚鼓鼓的,腿部捏上去堅硬。回家對斬開,蘸面粉,過油稍微炸一下,放蔥姜,紅燒放點糖,那個醬汁,拌飯很好吃。特別新鮮的還可以清蒸,或做成嗆蟹,還能煮豆腐、燒年糕。
海條蝦,買回后,我會先剪須挑泥筋。吃時先用醬油、料酒和糖腌制1小時左右。鍋里放油,蔥姜爆香后,撈出海蝦爆炒片刻,再倒入腌制的醬汁,收干出鍋。這樣醬過的蝦肉,咸甜入味、肉質鮮嫩。挑揀出那些個頭小,不夠完整的蝦,剝出蝦仁,吃之前用鹽、料酒和淀粉漿片刻,再加入茭白丁、小豌豆,勾芡炒蝦仁三丁;也可做蝦仁豆腐,蝦肉Q彈,頗受小朋友歡迎。
鯧魚,因其肉質厚、少刺而大受家人歡迎。不過,現在的鯧魚,價位越來越貴,尤其個頭稍大一點的,更是昂貴。買回稍小的,就爆鹽干煎;稍大點的,紅燒或者白燒,常常吃得只剩下一根大魚骨。如果不怕腥,特別新鮮的鯧魚,清蒸后,蔥油澆淋也是非常鮮美的,尤其那魚肉,特別滑嫩。
箬鰨魚,同樣少刺又肉厚的一種海魚,干煎、紅燒都可以,還可以做成西式的魚排:少鹽腌制后,兩面裹上一層干面粉,在蛋液里滾一下,兩面裹上面包粉,油炸即可。這樣的做法很受小朋友喜歡。
烤子魚,也叫“鳳尾魚”,一般每年的5月上旬,是它最鮮美多籽的時節。上海人大都習慣將鳳尾魚做成五香烤子魚,經過油炸、調料(料酒、糖、醬油和五香粉熬成的鹵汁)、浸汁等步驟。制成的五香烤子魚色澤誘人,微咸略甜,骨酥肉嫩,魚子部分特別的肥美,整魚均可入口咀嚼下肚,是一道很受喜愛的佐酒佳肴。
烏賊魚,斜切花刀,跟肋條肉一起加醬油、茴香同煮,燒成的目魚大烤,總是飯桌上的大菜。目魚肉口感緊實、筋道有彈性,色澤艷麗。豬肉和目魚的味道,交錯相融,特別美味。目魚的觸須可以炒芹菜、炒雪菜冬筍,都是特別受寵的下酒菜、過飯菜。
這些只是家常餐桌上經常吃的一些海鮮。9月之后,隨著東海休漁期的結束,眾多應季海鮮紛至沓來,品嘗高質量東海海鮮可謂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