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4歲華裔少女變“地溝油”為寶
現年14歲的美國華裔女孩林心瑜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過人的創造力,2008年時與朋友組成小區服務隊,推動一項名為“化油脂為燃料”的小區服務,將收集來的“地溝油”交給廢油處理公司進行處理、精煉制成生物燃油,再分送給當地貧困家庭使用。經過4年的努力,已經為當地146戶家庭提供約55 267升的暖氣用生物燃油,使貧困的家庭也能溫暖過冬。
點評:“地溝油”確實是一種資源,治理食品安全不僅靠整治,還要疏堵結合,找到這個資源的合法出路,才能根治問題。
美國為塑化劑設立“黑名單”
美國是對塑化劑控制較為嚴格的國家,各種有關空氣、食品和飲用水安全的法案中都嚴格限制塑化劑含量,并不斷更新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塑化劑“黑名單”。美國對塑化劑在玩具、兒童用品和可食用產品中的含量均有明確限制。
點評:科學監管就是發現風險后,加以研究分析、提出防控方法、告知全社會從而共同行動,風險臨頭才手忙腳亂地去追責,僅靠政府監管人員去督促,實在是事倍功半,落了下乘!
美擬嚴控功能性飲料
4年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已經收到13起死亡報告,禍根可能是飲用了某款功能性飲料。功能性飲料中的高咖啡因含量常常是隱性的,而咖啡因與其他成分結合在一起可能發生反應,從而產生非常危險的后果。一份報告顯示,功能性飲料造成的急診病例四年間增加了10倍,這類飲料與酒一起喝時最危險。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表示,正在重新制定行業標準,并考慮要求企業在功能性飲料的標簽中列出咖啡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
點評:為了給消費者增加刺激感,咖啡因居然越加越多,看來無論在哪,企業發展的隨意性和牟利沖動都一樣。監管部門要做好行業發展的剎車片和方向盤,別讓野馬脫韁了。
美國批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用于果蔬洗滌用水
日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作為抗菌劑加入果蔬洗滌用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常用在家用洗滌劑中。根據最新規定,當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用于果蔬洗滌用水時,受處理的果蔬無需再用飲用水沖洗;僅限于食堂、餐廳、飯店、零售店、非盈利機構以及其他向消費者提供食物的場所;盛放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容器應該加上相關的標識,確保安全使用。
點評: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其實就是洗滌劑中常見的一種表面活性劑和乳化劑,可以去除盤子和水果表面的污物或農藥殘留。只要有科學指導,化學物質也可以安全使用。
歐盟就氧化鋅作為
動物飼料添加劑發布意見
歐盟食品安全局專家組認為,按照歐盟法規中的限量,將氧化鋅用作動物飼料添加劑是安全的,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影響,也不會對農業土壤產生直接的影響。不過,對于地下水、排水系統、地表水的影響尚需評估。同時建議,氧化鋅用作動物飼料添加劑時,其中鋅的含量應不低于72%(氧化鋅的最低純度應為90%)。
點評:鋅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但不能超量攝入,否則就有害。不過,鋅很難吸收,即使動物吃多了,也很難轉移到人身上。
法國政府或對巧克力
榛子醬征收“肥胖稅”
以棕櫚油為原料的椰子干、冰淇淋和巧克力榛子醬等產品因被指導致肥胖及心血管疾病,被法國參議院議員多蒂尼視為未來征稅的對象。多蒂尼認為棕櫚油雖不貴,但富含損害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對生態環境也有危害,希望通過征稅的方式說服生產商停止使用。
點評:要知肥胖不是因為某種食品,而是因為吃得超量。所有含能量的食物只要吃太多,都會導致肥胖。政府應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態度,而不是去限制某個種類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