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動物冬季到來之前都會多長些皮毛,自是為了御寒的需要,還要多長些脂肪,即所謂“長膘”。脂肪可以防寒保暖,而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儲存能量。冬季對許多動物來說,食物稀少,脂肪儲存的能量可供不時之需。人當然無法、也不必多長皮毛,只要多備些御寒的衣帽便可。雖說“胖子不怕冷”,但人們大可不必為了防寒而長胖,因為許多人的各式華麗冬裝正在等著嚴寒給它露臉的機會呢。至于食物,那更是毋需擔心之事了。擔心的應是吃得太多,長起“膘”來。
新年是在冬天過的,除舊迎新,人們得慶祝一番。以前是開個茶話會,弄點花生、瓜子,領導來表揚先進。如今少不了要來個聚餐,各式各樣名義的、或者干脆無需名義的宴會,年終歲尾排得滿滿當當,有的人甚至每天要趕幾個“場子”。過完新年又要過春節,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但這個“春節”也是在冬天過的。外國人最大的節日是圣誕節,在元旦之前,對北半球的歐美各國來說,恰好也在冬季。不過,外國過圣誕節也只是開個派對,充其量吃個火雞。中國人過春節,吃是第一大事,從大年三十吃到正月十五,許多人天天變著法子吃。中國人的胃,冬天最累。
偏偏冬季天冷,本來就缺少活動的身體到這時候就更懶得活動了。吃東西本來是為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人體活動的需要。現在大量的食物吃了進來,人卻又很少活動,食物轉化成的能量消耗不完。消耗不完的能量若是化為幸福、化為智慧就太好了,可惜不能;若是轉化為肌肉,也好增強體力;轉化為抗體,也好抵御疾病,可惜不是。多余的能量自說自話轉變成了脂肪。因為脂肪最能貯存能量,人類幾十萬年來練就了這個本領,這個能耐對于以前的人類來說是太重要了,在那些饑寒交迫的年代,人就靠著這點能耐生存下來,不然早就凍餓而亡了。問題是今天豐衣足食之時,這種能耐還在那兒發揮作用,把大量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了。然而饑荒不再,脂肪無用武之地。于是無事生非,分泌出許多“生物活性物質”來,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比如其中就有一個名為“抵抗素”的物質。它抵抗什么?抵抗胰島素!胰島素是人體利用糖分的必備物質。若是缺少了胰島素,人體便不能利用糖,于是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不過如今的許多糖尿病人體內并不缺、甚至還更多胰島素,原來這些胰島素已經“被抵抗”了,空有其名而無其實了。胰島素抵抗是如今大量的所謂“2型糖尿病”、甚至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病的病因。而追根朔源,體內脂肪堆集所致的肥胖竟是始作蛹者。
“冬令進補”還得謹慎。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因為“是藥三分毒”。雖不能說“食有三分毒”,但過量的飲食,而又缺少運動,于人的健康亦確實不利。所以無論藥補還是食補,誠如中醫先生所說,并非人人都是“補”得的。不過事實上,恐怕如今多數人都是“補”不得的。
冬季已經開始,月歷也已經翻到最后一張,新年、春節即將接踵而至,小心不要“被進補”。秋收冬藏,可別藏了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