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時,旅居德國多年的哲學家邀約一眾青年才俊在西區(qū)晚餐,連他在內11人,還有從金山特地趕來的女士。
哲學家的點菜風格冷靜而思辯,冷菜熱菜加湯和點心共計11道,由于與老板相熟,被允許自帶伏特加一瓶。
那瓶伏特加是一度被炒得很火的灰雁(Grey Goose)營銷很成功,據說價格不菲。不過在我喝來,伏特加都是一個味道,風味、口感全靠兌進去的其他飲料的滋味,比如藍莓、柳橙或櫻桃??晌也桓抑笔阈匾埽驗閺难哉Z間得知,哲學家是伏特加的信徒,而信徒都認為酒味不該受到干擾,花里胡哨都是胡鬧,最多加點冰塊。
很快,菜盡而酒未盡,也不見哲學家添菜。我們在半饑半飽中空飲加冰塊的烈酒,面面相覷,摸不準哲學家的路數。
飯后不約而同另覓果腹食物。以至于后來我們每次經過那家飯店都覺得很受傷。
有次被女友盛情拖到“香港船王”的飯局上,情況也相似。女友早年離婚,后來一直未婚,事業(yè)發(fā)展不錯,也總想找個伴,所以我見過她的許多男性朋友,也沾光蹭過很多次飯。這次在城市東北角的“蘇浙匯”,我憑著獵奇心理、奔著幾道招牌菜千里迢迢趕去。在出租車上,清蒸鰣魚、蜜汁火方的靚麗身影在眼前晃悠,讓我很是神往。
座位設在大廳,船王說大廳比較透氣。船王年逾七旬,輕盈矯健,原來是常年以素為主、七八分飽的飲食風格造就。那天一桌也是11人,有少林俗家弟子,6冷菜6熱菜,其中10素2葷,一壺菊花茶。
席間,船王不時向我推薦那種由土豆南瓜制成的素蟹粉,贊美其養(yǎng)生又美容,比真蟹粉好吃又健康……最后上一道兩面黃時,大家怕臺面上盤子空空場面難看,只象征性動了一點點,船王最后還叫打包,弄得服務小妹一臉晚娘相。
事后我告訴女友我的感受:船王不可考慮??v有金山銀山,與你一點關系也沒有,連吃你也吃不飽的。
這頓飯我記住了優(yōu)點被放大數倍的素蟹粉。后來我姑姑從杭州來上海我父母家閑住幾日,臨走前一晚我也請她在蘇浙匯吃了頓素宴,點了素蟹粉。姑姑常年吃素,覺得味道不錯。而日常飲食以魚蝦雞鴨為主的父母和我還沒走出飯店,就覺得餓了。
有次在香港銅鑼灣的一間高級餐廳,東道主請吃飯。偌大餐桌上擺了四碟冷菜和一壺香片。一桌10人很快將這些冷菜吃光了。隨后第一道熱菜上桌,我們邊吃邊等第二道。少頃,侍者輕聲問這第一道菜還要不要,我們點頭。侍者二話不說,用公筷給每個碟子里分了菜,遂將盤子端走。上第三道菜時,服務員又問第二道菜還要不要,要就分,不要就拿走……整個用餐過程一桌人始終只面對一道菜,桌面上完全不像我們這里熱鬧,似乎不擺滿一桌就不能代表主人的盛意。于是那次每道菜被我們吃得干凈,并不見浪費,而用餐后的桌面依舊干凈整潔。
事后我回憶看過的港產影視劇里,但凡宴會場面,桌上只象征性擺放高腳杯,其余皆是空碟。這或許是為了節(jié)省食材成本和廚房的洗刷成本,弘揚一種不求排場、量力而行的實用主義和儉省主義的香港飲食文化。
原來,香港資深富人多數時候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驕奢淫逸、一擲千金。他們把錢放在東西的使用而非炫耀上。早晨也許更習慣吃豆?jié){油條,午餐喝的很可能不是軒尼詩干邑或拉菲,而是一小瓶喜力啤酒。他們當然會買那些品牌能夠代表質量的產品,不過他們也認為洗發(fā)水就是洗發(fā)水,麥片就是麥片,阿司匹林就是阿司匹林,沒必要把錢浪費在排場上。錢多,也要沉住氣。他們說:“金錢很像種子。你可以吃掉種子,也可以種植種子,但當你看到種子長成了高高的谷物,你就不想浪費它?!?/p>
高品質的商品他們當然不會缺乏,但不會被定義為奢侈品。他們定義的奢侈品往往只是一盒限量制作的古早味點心或高質量的新鮮牛肉;是健康、是愛情、是清新的空氣、是可以放慢節(jié)奏多一點和孩子交流的生活,以及在追求這種生活方式過程中,個體得到的滿足。當時間、空間與人的搭配達到了最佳狀態(tài),也許便是最大程度上的奢華。
西方國家崇尚節(jié)儉飲食方式。英國女王宴請別國領導人的食譜為熟蛋蘆筍、燴雞和雞肝、炒飯,配菜是胡蘿卜和菠菜,一道甜食。美國國宴規(guī)格是四道:一小碟開胃冷菜,魚和牛肉,一道甜食。去年參加德國某著名啤酒企業(yè)的尾牙,無論受邀嘉賓身份如何,都是一個盤子放兩根小香腸和兩個小圓面包,不過啤酒可隨意取用。
當然,這樣節(jié)儉難免粗糙和矯枉過正。前段時間我公公在歐洲工作游歷了兩個月,最后一周住在德國中產朋友的鄉(xiāng)居里。這一周,他幾乎沒“吃飽”過——也不是餓,而是單調,實在單調!德國東道主完全不似中國人的待客之道。一個類似中國蛋餅的碩大德國卷餅,里面包著洋蔥、西紅柿、培根和蛋,一切為二,一人半個,再有一杯蘇打水,就是一頓飯了。而我原以為公公在那兒天天吃德國咸豬手、鵝肝、濃湯和啤酒。
近日參加某樓盤的封頂儀式,晚宴設在陸家嘴某五星酒店的大宴會廳,60桌,菜式酒水的規(guī)格、數量都將中國式待客熱情發(fā)揮到極致。不過如此奢侈的夜宴給人的感覺也不是隆重,而是酒肉穿腸過的熱鬧浮華。
夜宴的隆重很難定義,可一定不是前呼后擁、奢華無比的入世景象,也不是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出世氛圍,大概是一種滿懷敬畏與感激的內心感受。這種感受在我品嘗友人們精心烹制的菜肴點心時能夠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