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七老猿,為尋找“正在消失的上海美食”不遺余力地捐出時間、空間,外加饞唾水的“食癡”。
我和幾位同道尋覓“正在消失的上海味道”已有多年,屢有所獲,欣喜莫名。近年來,滬上又有“團購”冒出,好端端的菜點,打了3.8折,一桌只有一二百元。不知如何做得下來?遇見熟識的餐館老板,問起叫苦不迭,后悔被團購網站忽悠。吃客網上錢被“拉”掉以后,吃不到好東西,或者享受不到應有的服務,連呼上當。我對此類“新事物”嗤之以鼻,但卻有人“樂購”不已?;盍私?0年,只知道“真不二價”,理解不了價格像橡皮筋那樣可松可緊。當然,作為一個低收入的退休老頭,人微言輕,對此等現象無可奈何。遂從我做起,發起“硬柴會”,以“劈硬柴,不打折”為宗旨,組織了10來次“群吃”。終因參宴者也圖省錢,人均超過百元便“抖豁”起來,還有人叫了白酒,獨自狂喝不已,最后也是“無疾而終”。苦惱了許久,同幾位朋友商議多次,最后決定——舉行“老江佳宴”。
佳宴紀實
乍一聽都以為是“老江家宴”。我說,舍下陋室既破又小,容不下10來人饕餮一番,而且沒人服務,山荊也會發牢騷。還是以“佳宴”為妥。即我出菜單,廚師執行,假座知味菜館,一個月舉行一次。醞釀多日,終在2012年9月在東鼎賓館三樓“鼎圣酒樓”舉辦。
第二次“佳宴”本應在10月份舉行,但10月份長假一休,“開關”后大家又都忙個不停,只好延至11月11日舉行,地點還是“鼎圣酒樓”。
其中和《食品與生活》雜志副主編王瑾有藝術人文頻道導演吳斌,武康公館行政總廚李強,名軒(新世界店)總經理朱小寅,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美食作家老波頭,日本美食作家森麻衣佳等。
菜單:
冷菜:白切肉、白切雞、糟鴿、爆魚、辣白菜、拍黃瓜、拌茼蒿、烤麩、糟如意、熱吃干煎帶魚。
熱菜:元寶蝦、京蔥爆豬肝、白燒鱔絲、金秋五豐登、塌菜冬筍、蟹粉爛糊肉絲、鮮蝦瓤竹蓀、九層塔牡丹蝦跑蛋、牛蒡香酥花枝片、麻婆豆腐燒鱸魚、蛋餃肉圓燴。
湯:鵝篤鮮。
點心:鍋貼、咸菜青鲇魚年糕、蔥油開洋拌面。
第二次“佳宴”廚師是倪嘉泉和李杰。李杰制作的是:鮮蝦瓤竹蓀、九層塔牡丹蝦跑蛋、牛蒡香酥花枝片、麻婆豆腐燒鱸魚。
這一席人均所花為130元,大家都比較滿意。金副秘書長偶然發現這樣一個“佳宴”,覺得很好。尤其對“劈硬柴,不打折”非常贊賞,認為吃飯應該這樣,各人付各人的,既不必“回情”,又比較合理,可以為繼。
第三次“佳宴”于12月9日在“大山貓原生態餐廳”吃山珍。常虹大師主廚,特邀“三兩春”老板齊冀東友情出演三個菜。
菜單
冷菜:雙拼醬蘿卜、金花菜、香麻拌海蜇、奇味色拉、糖醋醬排骨、素鮑魚、長生果、海豐露水鴿、蕎面牛肉。
熱菜:蛋黃咖喱蝦、一品竹鼠皇、孜然排骨、金蛋釀蜂蛹、酸湯煮蹄花、鵝肝撈粉絲、原味干蒸雞、百頁包、冰糖河鰻、塌菜炒冬筍。
點心:招牌肉水餃、無糖酸奶露。
幕后花絮
第二次“佳宴”所處“背景”很有意思。我受《橄欖餐廳評論》雜志囑咐,正在到處尋覓“上海好味道”,無意中發現了老朋友常虹到“大山貓原生態餐廳”履新。餐廳老板張先生是鄂西山區出來做物流的,想自己手里有這么多原生態食材,干嘛不開一家餐館玩玩呢?他找到常虹,兩人一拍即合開出了“大山貓”(他從大山里出來,小名“毛毛”,就定了這個店名)。我和朋友們吃到“大山貓”的原生態豬肉、雞肉和雞蛋后,建議常虹做一些蛋餃和肉圓,帶到“佳宴”上讓大家嘗嘗。這樣的蛋餃、肉圓到“鼎圣”,加上高湯及其他配料,一下子使大家舌尖為之“驚艷”。
預告
1月6日在“東萊·海上”吃煙臺海鮮,由王曉東總廚主理,特邀京幫泰斗胡麗妹哲嗣劉洪大師友情出演京魯宮廷菜。
2月3日在“鄰里廚房”,提前吃年夜飯,由創意大師茅益領銜,其愛徒、“廚房”老板兼大廚李軍主廚。
“上海好味道”正在發酵中,老江佳宴好戲連臺。欲知“劈硬柴,勿打折”勢頭如何?且問眾人之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