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e Solar創立于2009年,其商業模式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設計、分銷和裝配太陽能電池板和套件,每次一塊太陽能電池板,整個過程都沒有外部投資或銀行貸款的參與。
在Grape Solar成立之前,太陽能電池板由數千家中國制造商生產并運送至歐洲和北美各地。這些電池板主要出售給承包商和安裝公司,經過多層分銷后,最終到達用戶手里。由于這種供應鏈較為低效,美國消費者需為太陽能電池板支付高昂的價格。
設計、分銷和裝配
2008年,太陽能安裝成本的中位數為每瓦8.00美元;到了2012年年底,為每瓦5.20美元。相比之下,2012年德國小型住宅光伏太陽能安裝成本(不包括銷售稅/增值稅)的中位數為每瓦2.60美元,澳大利亞為每瓦3.10美元,意大利為每瓦3.10美元,法國為每瓦4.80美元。同期內,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大幅下跌,從2008年的每瓦4.00美元降至2013年的每瓦不到0.65美元。其結果是:
(1)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在太陽能安裝總成本中的比重不斷下降;
(2)目前,太陽能系統的成本在更大程度上受設計、分銷和裝配價格因素的影響。
在需求方面,2008年全年美國的太陽能安裝容量僅略高于500兆瓦。而2012年,美國太陽能年度安裝容量已升至近3.5吉瓦(3500兆瓦)。與此同時,在供應方面,中國在2007年左右開始大規模投資于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并取得了顯著增長。在短短5年內,中國就占據了65%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國,并與美國和歐盟(EU)出現了國際貿易爭端。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將在2013年生產出23吉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我估計,全球新增太陽能安裝容量預計將達到35吉瓦左右。
為利用這種供需失衡,我們需要盡快建立能夠覆蓋數百萬美國消費者的大規模營銷渠道。如果Grape Solar試圖嘗試開發自己的分銷渠道,將會非常費時費力。相反,我們決定通過總部設在美國的國內和國際零售連鎖店展開工作。這些連鎖店已積累了大批的忠實顧客,并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幸運的是,時機也非常完美,因為當時的相關《財富》100強企業(Fortune 100 companies)尚未擁有大規模的太陽能業務,它們熱切歡迎我們的計劃。
在零售合作伙伴的協助下,我們得以迅速制定出一個獨特的直接發貨計劃,讓消費者能夠在零售商的網站直接購買所需的太陽能產品。該方式極大降低了貨運成本,甚至可以處理單塊電池板的訂單。
過去5年,Grape Solar在北美多家零售商的幫助下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并在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中樹立了良好聲譽,并取得以下成果。
Grape Solar在美國的太陽能產業中建成了一套成功的營銷方案,消費人群已達千萬;
現在,有30多家太陽能相關的制造企業依靠Grape Solar在北美推廣并分銷其產品;
2012年,Grape Solar在“俄勒岡州發展最快的百強私營企業”中排名第二,在3年內實現了近700%的增長。
中國國內市場蘊藏著巨大商機
Grape Solar的使命是通過大規模分銷渠道,為消費者提供負擔得起的可再生能源產品,而這一使命仍在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過去9個月,我們已在不斷增長的可再生能源產品市場中開拓出新的商機。例如,我們近期推出了一些全新、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便攜式設備—功能強大、裝在耐用防水裝載盒中的太陽能發電機RHYNO-500。這類便攜式產品是戶外運動、備用電源、偏遠地區電力以及緊急醫療設備所需的理想選擇。另一類新產品是偏遠小屋、船舶和大型旅游車的理想之選—太陽能兼容直流電冰箱和冰柜。
這些令人興奮的新產品,加之全新的電子商務網站,將使我們能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及分銷可再生能源產品。目前,我們已接到來自中國的訂單,購買便攜式太陽能供電裝置RHYNO-500,用于內蒙古等偏遠地區。我預計,太陽能產品在中國國內市場將面臨巨大商機。2008年,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容量僅為200兆瓦。而到了2013年,中國國內市場的安裝容量正邁向8吉瓦,僅次于歐盟的10吉瓦,位居全球次席。
全世界用了將近40年時間,才安裝了50吉瓦(5萬兆瓦)的太陽能,而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就已超過100吉瓦。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到2015年,全球太陽能安裝容量將新增100吉瓦。即使有如此迅速的增長,太陽能發電量仍不到美國總用電量的0.1%。未來10年,太陽能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有1萬億美元的長期增長機會,美國和中國將是主要市場,因為這兩個國家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也最需要減少碳排放。對于那些擁有恰當的家庭及企業太陽能系統設計、分銷和配置戰略、并能在全球范圍內創建可再生能源生態系統的企業而言,可謂商機無限。太陽剛剛開始照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