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生產網絡與自由貿易協定
亞洲推進FTA 應重視投資與金融
霍建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
亞洲推進FTA進程,推進亞洲整體經濟一體化,就是要創造一個有利于投資的環境。目前,亞洲在生產、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投資與金融服務仍處于短缺狀態。只有建立有利于金融服務、跨境服務和金融流動等活動的環境,才能保證亞洲這一世界最大生產網絡的繼續發展以及下一步的提升。
因此,亞洲推進FTA,除了解決關稅問題之外,還要考慮投資、服務、金融等領域;若想鞏固亞洲制造中心的地位,就有必要加快經濟一體化進程。
TPP并非亞洲經濟一體化最佳選擇
林桂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
TPP沒有充分考慮到亞洲生產網絡的主流,對亞洲經濟一體化發展有著負面影響。
以亞洲的零部件生產貿易為例,亞洲和歐盟在這一領域中都各具優勢,但北美的作用甚微。在亞洲工廠中,亞洲的優勢在于紡織品,歐盟的優勢在于裝備制造業,而北美的優勢則尚未發現。
區域經濟監測
金融危機后政府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發生變化
拉賈特·卡圖里亞
印度國際經濟關系委員會董事、首席執行官
金融危機之后,政府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樣的“變化”導致政府干預經濟的能力發生了變化,政府提供本地區公共產品的能力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因此,在這個框架范圍內來討論本地區公共產品供應問題非常重要—政府怎樣高質量地去干預經濟,如何高質量地提供本地區的公共產品,以及政府治理的質量,將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
亞洲“面碗”效應難以對付
宋雷磊 亞洲開發銀行區域經濟一體化辦公室主任
當前,全球新的經濟格局需要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亞太地區逐漸發展,比較容易推行的區域合作實際上已經差不多完成了,接下去的區域合作非常具有挑戰性,亞洲“面碗”效應難以對付,應該有不同的手段去解決。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和世貿組織
可利用行業商協會
“探路”區域經貿合作
許寧寧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常務副秘書長
為打造優勢互補的產業鏈,區域內各國
應加強產業規劃溝通,其中行業商協會可以在特殊時期發揮積極的“探路”作用。
建設RCEP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其中包括諸多政府間就產業規劃的溝通與協調。當政府行動原則性較強、進展緩慢的時候,各國行業商協會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東盟一體化瓶頸在于消除非關稅措施
謝秀瑜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東盟經濟一體化的瓶頸已不在關稅減讓,而在于消除非關稅措施。東盟由多個差異性較大的小國組成,為應對來自較大經濟體的壓力,我們必須推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因此,東盟力爭2015年成立亞洲經濟共同體,即AEC。
區域內關稅減讓目標目前已經實現,而推進一體化的瓶頸在于消除非關稅措施,實現服務業貿易的自由化。想實現一體化目標,東盟各國必須進行各自的境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