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區域合作計劃:基礎設置、貿易和投資
“沿邊”、“向西”
將成為中國下一步開放重點
張燕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未來30年,中國的開放視野將聚焦在周邊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回顧中國開放戰略,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東部沿海開放,第二階段是中西部開放,第三階段是全方位開放,這就包括沿海、沿江、沿邊以及內陸開放。
沿邊開放和向西開放都是中國下一步開放合作的重點,因此,大湄公河、圖們江地區等均是中國參與次區域合作的重點領域。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是次區域合作發展良策
素提攀 泰國朱拉全球網絡主任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次區域合作發展良策。在亞行的支持下,大湄公河次區域展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在內陸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項目,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大湄公河次區域不斷加強生產網絡和供應鏈建設,進一步釋放該區域的貿易潛力。
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
中國領跑金磚國家
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在金磚國家中,中國的競爭力最強,排名第29位,與上一年度持平,領先于南非、巴西、印度和俄羅斯。
在這份覆蓋全球148個經濟體的報告中,瑞士繼續位列榜首,新加坡和芬蘭緊隨其后。德國的排名上升兩個位次,位居第4位,美國扭轉了連續四年下滑的趨勢,上升了兩位,排名第5位。瑞典、荷蘭和英國的排名都有所下降。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分別排在第7位和第12位,日本和韓國分列第9位和第25位。
2013中國人類發展報告
前所未有的高速城鎮化為中國帶來機遇與挑戰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了《2013中國人類發展報告》,該報告題為《可持續與宜居城市—邁向生態文明》,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共同撰寫。
報告指出,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正在加速大規模推進,并且即將進入一個關鍵階段。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將對中國當前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產生深遠的影響。保持對文化的敏感性對中國至關重要,報告強調了合理的文化規劃對建設可持續及宜居城市的重要意義。
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新增3.1億城市居民,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屆時,中國城市人口總數將超過10億。
投資者信任度調查
世界各地投資者對投資界缺乏信心,僅一半投資者相信投資機構的行為正確
CFA協會
CFA協會和愛德曼公司進行的投資者信任度調查顯示,全球各地投資者對投資界缺乏信心,認為業界仍需積極恢復行業信譽。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3%的投資者相信投資機構的行為正確。
投資者對投資行業缺乏信心卻并未體現在資本市場中,大概每四個投資者之中,有三個對自己在資本市場獲取合理回報的能力表示樂觀。不過,只有19%的投資者“強烈同意”他們有這樣的機會,反映投資者并未有十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