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困生對數學有懼怕心理,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要改變這種情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困生如果對數學學習有興趣,就會從\"厭學\"轉變為\"愛學\"、\"好學\",對數學的學習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關鍵詞】小學學困生 數學學習 興趣
數學是一門被公認為基礎性較強、學習成績分化嚴重的學科。進入小學四年級,有一部分學困生就開始對數學產生懼怕心理,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要改變這種情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下面就談談我在教學中積累的幾點體會。
1 理解、尊重、贊賞,幫學困生樹立信心。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活躍的,積極向上的,他們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信任,老師應該做到關心、尊重、信任他們,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就會自尊、自信、心情愉快,積極努力上進。如我班的李悅同學,因為學習成績差,性格內向,對課堂教學一直不感興趣,看到她的表現,我想,要想改變這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首先要改善師生關系。一次她課間不小心摔倒,腿上擦破流血了,她很害怕,我一邊安慰她,一邊帶她去醫院包扎好,她很感動。此后,師生間的感情深了,李悅同學對我的課也有了興趣,不懂的問題也愿意來問,學習成績也有了提高。
2 創設成功的機遇,是培養學困生興趣的前提。
使學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其自信心與進取心,可以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注意發現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并及時加以肯定。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一些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有意識地抽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讓他們分享成功的快樂。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就能不斷克服對數學的畏懼與厭煩心理,增強對數學學習的情感。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可以指導生活。教師通過長期的、有意識的培養,讓學生逐漸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化。在教學中,我采取以下辦法為學困生創設成功的機遇:適當降低要求、低起點、小步子、多鼓勵、少批評和\"少吃多餐\",讓學困生能夠經過努力,基本上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3 是培養幫助、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困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造成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還有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得當。我們在進行教學中,注意結合數學課的特點,隨時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我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后,引導學生猜想長方形的特征(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進而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驗證自己的猜想。在驗證過后,請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自己驗證了哪個猜想,并說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進行驗證的。在學生匯報結束時,我抓住時機,向學生滲透了幾何圖形中數、折、量、比的操作驗證方法,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了肯定,興趣很高,非常積極地運用總結出的方法,投入到正方形的特征猜想和驗證中去了。對于學困生,也從中吸取了很好的經驗,后面的操作、匯報也積極了很多。整節課下來,大家都很高興,收獲也很大。特別是學困生,也學會了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便于她們應用于今后的學習中。又如在講授《栽蒜苗》之前,我交給他們栽蒜苗的方法,提出具體的收集數據的方法,讓他們親生感受,親自體驗。在活動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增強力參與數學活動的熱情,極大的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困生如果對數學學習有興趣,就會從\"厭學\"轉變為\"愛學\"、\"好學\",對數學的學習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培養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的方法很多,在教學實踐中,我還會根據教學內容、學困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和認知過程進一步探索和總結,真正使學生學而不\"困\",學有所得,學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