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關鍵問題。對于很多農村初中學生來說,英語是一個相對薄弱的學科,英語口語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對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有效地改進英語口語教學并推動整個推動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的粗淺見解。
【關鍵詞】農村初中 英語口語 教學策略 口語教學
1 前言
從畢業到現在在農村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十余年了,對學生的口語教學一直困擾著我,有些學生成績很好,但口語很糟糕,不敢回答問題或者是表達不清楚。那么,如何改變這種局面,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簡單談幾個個人觀點,皆在拋磚引玉,與同行們切磋。
2 農村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原因
2.1 急于追求好成績忽視口語教學。
很多農村英語教師急于追求眼前的成績,并且自身口語水平偏低,忽視了英語教學的長遠性,仍采用漢語教學不太注重學生的口語訓練, 這對培養學生聽說能力帶來一定的滯后性。
2.2 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需要創設一定的環境。現在農村學校英語處在純漢語環境中學習英語,每周除了僅有的幾堂英語課時,很少有機會接觸英語。不少家長缺乏英語能力,不能給以學生及時有效的輔導補充,課內學生獲得的一點聽說訓練也難以在課外得到復習鞏固。這樣的英語語言環境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
2.3 農村學校班額大,師生交流機會少。
現在大部分農村學校班額仍然很大,培養英語的聽說能力需要大量的反復操練,每個學生都需要有足夠的聽說實踐機會,班額大,人數多,師生交流機會就少,對于學生對語言掌握的程度老師摸不太清,出現的錯誤也無法及時糾正。
2.4 學生個性因素及心理障礙影響因素。
內向型的學生因怕羞或膽小不敢或不愿意在班級或大庭廣眾面前用英語進行問答和對話操練,逐漸養成思而不動嘴,想而不動聲的\"默識\"狀態,導致發音不準確,而發音失誤的羞怯又更使學生\"金口難開\"。另外,一些學生英語基本功不扎實,如語音語調不夠正確規范,語匯、句型、語法不夠熟練,朗讀、背誦等基本功不到位,學生害怕出錯不敢說話,越不說越不會說,這樣直接導致惡性循環。
2.5 學生自身文化知識因素。
學生的口語能力除了受語言水平的影響外還受相應的文化知識的影響。比如聽力理解能力,學生對聽力信息理解水平如果遠低于其口語表達能力的話,就難以在交際中充分展示口語能力。
3 解決問題的策略
3.1 在課前、課堂上營造說英語的環境。
課前五分鐘的口語訓練可以促進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時間2~3分鐘,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課堂上盡可能的多創設說英語的氛圍,讓同學們大膽展現自己。無論是對話課還是閱讀課,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見的時間和空間。
3.2 充分利用小組活動。
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每個小組4~6人,注意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大量的小組活動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這種活動最適合在初二和初三年級開展。小組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按座位、愛好、對事物的觀點以及話題等分組。小到詞匯接龍,大到就某一熱點進行討論辯論,或對某個故事進行模仿或表演。每小組成員根據內容分配角色,或出謀劃策,或沖鋒陷陣。不同分工,共同目標,后進生與優等生各展所長。既培養了團隊精神加強了友誼,又增強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老師要注意安排的難度要恰當,否則,會出現冷場現象。
3.3 重視課文的朗讀和背誦。
口語訓練中,課文的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我們的教師有些口語不是很標準,因此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和習慣英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后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保證。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抽查學生的背書情況,并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布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3.4 充分利用學生可以學習英語的機會,做好細節工作。
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英語老師可能要比其他科的老師辛苦一點。首先,要把英語上墻,從視覺上營造氛圍。比如,班內可以有英語角,并且注意勤更換內容。第二,可以利用班內的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下英語歌曲或者是英語故事,從聽覺上給學生營造學生學英語的氛圍。另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采用舉辦英語晚會,講故事,演講等多種形式加強口語實踐,但切記不要沖淡教學主題。
3.4 教師堅持用英語教英語。
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用英語教英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是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用英語教英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多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一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也聽不懂,教師就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模型,配以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鍵是一定要堅持說下去,只要教師堅持說英語,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漸漸聽懂了,不熟悉的話語漸漸聽熟悉了,不清楚的詞語漸漸聽清楚了。聽力理解提高了,開口說就有了依據和保證。沒有足夠聽的實踐是不可能開口說的,所以關鍵是教師一定要堅持說英語,用英語教英語。
3.5 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并注重改錯、糾錯的藝術。
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說英語的能力只能通過說的實踐才能逐漸培養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實踐機會。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誰越是敢說,多說,誰就越早學會說英語。學生開始說英語時,免不了會有些緊張、害怕、害羞,教師應熱情鼓勵,及時幫助,適當引導,鼓勵學生說下去。一個輕松、寬松的環境,一張和藹可親的面容,一個鼓勵、期待的眼神,都能幫助學生順利地說英語。每當學生能正確地說想要表達的意思時,教師要以加肯定和鼓勵,對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并產生自信心和主動性,進一步努力想方設法去提高說的能力。但由于多種原因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這就需要老師注意糾正錯誤,對一些小錯,尤其是學生不熟練而造成的口誤就不宜有錯必糾,因為隨著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這些錯誤會自行得到糾正的。當學生說英語出現了嚴重錯誤時,則必須糾正。但也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切忌粗暴打斷,更不能訓訴指責。這時更好采取間接糾正的方法,例如,學生說出 I go(×) to see a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這個錯句時,教師可以若無其事地說:Oh yes. I see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yours……或者說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r your……這就間接地糾正了學生的時態錯誤,同時又保全了學生的自尊心,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地繼續口頭敘述。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中學英語口語的教學在現階段來看是一項復雜的教學工程,影響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發展的不利因素很多,要想很好地提高農村中學英語口語的教學水平,就要徹底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口語教學時,不僅要求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新自身知識,樹立新的教育觀念, 增強教育教學能力。在實踐中努力探索農村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創新,在探索中前進,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梁平.英語交流能力與英語口語教學[J].中學外語教學,1999 .
[2] 周靖.讓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英語[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9 .
[3] 楊建花.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 .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 .
[4] 彭秀茹,《英語口語教學探索》,《遼寧師專學報》,2005年第1期.
[5] 王英、刑海英,《中學英語口語課教學的基本方略》,《知識空間》,2010年0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