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的來港移民,不再局限于廣東,而是遍及全國各地,他們都重視香港這個對外的窗口,在資金和資訊方面,都需要香港所扮演的角色。他們不再是那些來自廣東地區的底層移民,而是可能身懷巨款、實力雄厚的新新階層,知識與財富精英是他們的標簽,這新一輪移民的主力軍更關注的是移民后資產的投資與增值。香港投資定居計劃也順潮流而生。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顯示,很多申請人實際上已經擁有了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居民身份。又是什么使他們依舊青睞于香港投資定居呢?
“魚”和“熊掌”欲并得
根據香港的相關規定,投資移民計劃只適用于外國籍人士、澳門特區居民、中國籍并已取得外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人士、臺灣居民等。這恰好符合了一部分已經取得國外護照的中國內地人士。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的政策限制,對于他們來說,怎樣平衡“魚”和“熊掌”是一種新的訴求。
在內地擁有企業的許先生常常往返于澳洲與內地,因為移民監問題選擇入籍澳洲,可是卻發現這是一個“緊箍咒”,簽證辦理的繁瑣趕不上商務往來的頻繁需求,在好友的建議下辦理了香港投資移民。許說:“多拿一個香港的身份,等于是保留了中國身份,但這并沒有影響我外商投資的身份,除了國內政策的惠利外,在香港投資的那一部分其實也算是一種理財之道。”
擇優而移,想說放棄不容易
在移民大潮中,美加澳等國家依然是中流砥柱,但有一種情況是,也許你還沒等到明天就放棄了。香港《南華早報》2012年10月14日文章,原題是:稅單促使中國人放棄美國護照,對移民美國的很多中國內地富人來說,美國護照就像無法再裝回到瓶里的妖怪。他們中有不少人正考慮放棄美國公民身份,這在10年前幾乎無法想象,當時獲得美國護照在中國可是頂級身份的象征。
31歲的家庭主婦吳音大約一年前開始盤算這件事,“我后悔死了,再也不會回去那里”。她想法改變的背后原因是美國世界范圍的收入納稅。據統計,放棄美國公民身份的人從2006年的280人上升到2011年的1780人。從事移民工作的香港律師蒂默斯?鄧說,“很難找到一名稅收申報歷史沒有瑕疵的中國企業家。”
移民,主因是為了子女教育
2012年《中國移民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3月,中國個人資產在600萬元以上的人群達到270萬人,平均年齡為39歲。如果問他們:你為什么要移民?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答案都是為了子女,他們覺得中國總體教育環境和體制環境并不如意。其中有不少人的子女都在英美等國家留學,而留學生海外就業并不容易,英國就業歐盟國家居民為首選;美國公司錄用外國人要繳納更多的稅;澳洲留下來工作先申請臨居……
被喻為香港地產界的“神級”分析員的前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奮強曾強調:“香港正經歷很多轉變,一一至一五年正是關鍵的黃金五年。”而他亦以此喻人生,鼓勵年輕人抓緊生命中的黃金五年。考慮到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巨大市場,是新新財富階層的他們,更是父母。而香港,在“一國兩制”獨特的國際化背景下,是為子女發展做鋪墊的最佳選擇。
老楊的故事——這是一場博弈!
老楊在2010年春天搭乘京九線火車前往香港,此行目的是在香港開一個戶頭。之前,他的一位朋友剛剛辦理了香港投資移民,兩人聊天,促發了老楊移民的念頭。
老楊幸運地趕上了一趟“末班車”,根據當時的香港法律規定,辦理香港投資移民只需要650萬港元,可投資金融債券或房地產。但很快政策就變了,投資金額上升到1000萬港元,而且不得投資房地產,只能購買金融產品。
老楊在北京有三處房產,賣掉其中一處,購買了香港一個40多平方米的單位。第二次去香港,就是去看樓,然后去律師樓簽署文件。買賣合同的文件一共是73份,前71份文件記錄著這塊地從1893年以來的歷次產權變遷,老楊要簽署的是第72份,第73份是所有文件的清單。“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買賣參與到了歷史當中,我看著合同里寫著999年的權限,那厚厚一沓文件記錄的是100多年以來的產權,這讓你非常踏實。”
第三次去香港,是去入境處領取臨時身份證,這個身份證要到7年之后才能換成香港的永久居留證件,到那時才可領取香港護照。很快,老楊又第四次去香港,拿到了光榮的“房產證”。
老楊一家人可以隨時去香港了,但他們的生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這就像是買了一份保險,表面看似也沒什么用,可你沒一份保險還真不踏實。”老楊感嘆:移民也是一場博弈。虧得當時那一出手,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卻已是暗渡陳倉。如果不是當時決斷快,再后來的政策調整可能就要讓自己傻眼,且不說金融產品我不太懂,光是看那憑空多出來的400萬港幣就是白白一套房子啊!
縱觀剛剛過去的2012年,主流移民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發生了政策改變,從開放到收縮,眾多移民項目都變得更加嚴格,要求也更高。與大陸一地之隔的香港也在這股大潮中從不慍不火到默默提價。
2010年10月港府將“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投資金額由原來的650萬港幣提高到1000萬,且將房地產從允許投資類別中剔除。兩年過去,從相關數據看,不能去香港買房定居的內地富人們并未“另辟蹊徑”,計劃的申請人數和投資額亦屢創新高,就連金融海嘯也不曾減少其支持者。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2年9月30日,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數已達23728人。其中,已獲原則上批準的有1729人。
究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各項主流指標以外,譬如申請簡便,無學歷、語言及背景限制,教育優勢及身份優勢等之外,香港的金融體系穩定、稅收體系簡單低廉、資金自由流動性強等因素也構成強勢投資吸引力,此外,無生育限制、中文溝通交流無障礙、更易融入社會,使香港成為眾多大陸企業家及中產階級向往的投資定居地區。截止2012年1月18日,持香港特區護照共可通行144個免簽國家。其中,加拿大和英國免簽停留期限為6個月,法國、德國、瑞士、日本、新西蘭、芬蘭、丹麥等國免簽停留期限為3個月。
面對嶄新的2013年,各種移民政策劇變引發的危機還會繼續演進嗎?1000萬港元的香港投資移民之路會不會搖身一變,條件翻番?一切都未可知,但移民門檻一定是會越來越高的。
移民香港,門檻高了或許更馨香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入境處2003年推出香港投資移民計劃,9年來有逾1.4萬宗申請獲批,累計為香港吸納超過1000億港元的投資金額,且逐年創新高,單在去年投資金額就高達300多億港元,較計劃實施首年大增15倍,主要投資房地產和股票,至今共約200人獲批準為永久居民。
截至2012年4月,香港入境處“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共批準1.45萬宗投資移民申請,連帶2.6萬多名受養人獲批,包括一宗成功移民至熱門討論地點瓦努阿圖的申請,9年來共為香港吸納1063億元投資額。
香港投資移民計劃申請逐年上升,由2003年底實施的首2個月,收到150宗申請,投資約1億元,到2007年已急增至1800宗申請,投資約60億元。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郭俊峰估計,與當時樓市和股票市場上升有關;及后即使遇上金融海嘯,但由于計劃已發展成熟,每年吸納的投資金額仍以倍增。
為壓抑炒樓,入境處于2010年剔除房地產投資,并將投資門檻由650萬港元提高至1000萬港元,修訂落實前,投資者蜂擁遞交申請“趕尾班車”,催生2010年6700多宗申請的高峰期,投資金額多達200余億元。亦令2010年涉及到房地產投資底比例,拉高至4成3,投資額達91億元。
郭表示2013年入境處將作全面檢討包括投資門檻、投資產品種類,例如研究房地產會否重納入計劃,以及運作模式,例如加快5個月的審批程序等,旨在增強競爭力。被問及是否會降低門檻以增加吸引力,郭笑言,“不一定,可能提高了有人會覺得更馨香。”
為此,業界紛紛推測,香港投資移民投資門檻2013年極有可能會提升,不排除增加限制性條件的可能性。澳德華從業界了解到,此次消息并非空穴來風,已經有議案提交至入境處進行研討,一旦議案通過,立即通過此次2013年1月的《施政報告》宣布執行。此次調整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投資額可能提升,或將翻倍。
自從2010年港府將房地產剔出允許投資資產類別,并將投資額提高至1000萬港元,但申請數量銳減幾個月后又再次攀升,到2012年市場形勢明顯好轉。今年的香港投資移民申請數量估計將有5000宗。所以此次投資款的提升,預計也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管控申請人數。
二、持外國永久居民身份的申請人需登陸永居國或有居住記錄。
由于內地申請人需要取得外國永久性身份證,才能辦理香港移民,因此移民機構一般會為申請人辦理一個小國家的永久身份,如岡比亞、幾內亞比紹等。但是這些國家交通不便,發展水平落后,其居民身份一般只作為移民香港的跳板使用,鮮少有客戶愿意登陸或居住,如果移民政策變動之后這將是一個影響客戶申請的障礙條件。
三、政策調整時間預估。
《香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2013年政策調整勢在必行,預計2013年3月15日將成為新政執行日,因香港入境處一貫處事風格,政策調整前一般未有任何預告,新政策宣布出臺第二天即按新計劃執行,一旦政策變法是沒有任何時間余地可以回旋。
香港投資移民QA
Q 1:中國公民如何辦理香港投資移民?
A1:這適用于中國籍且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士,所以可以先獲取第三國永久性居留身份,然后再提出申請。
Q 2:香港投資移民的成功率高嗎?
A2:香港的成功率是100%的。一般客人按照香港政府入境處的手冊規定進行投資肯定都能獲批,即使沒有獲批,香港政府也會復函,清楚地告訴客人因為什么原因不批,讓客人在指定日之前將所有文件準備齊全,再遞交審核。
Q 3:如果是全家申請,一家三口,那么對子女有什么特殊要求?
A3:子女年齡不超過18歲,超過18歲需要單獨申請。
Q 4:進入香港后,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怎樣?
A4:(1)取得香港非永久居民身份證后,報名國內大學,可以享受僑生的優惠待遇;(2)取得香港非永久身份證后,回大陸投資即可享受中央政府對港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享受與外國投資企業、外籍人員同樣的減免優惠;(3)取得香港永久身份證后,即可享受港人的全部福利。
Q 5:在這7年內,可以轉換投資方式嗎?
A5:可以,但你必須把所有出售原有資產的全部收益再做投資,并且保留每次轉變的記錄以作日后延期居留時審查。
Q 6:7年內股票貶值了需不需要補差價?升值了能不能提取升值部分?
A6:7年間,股票貶值不需要再補差價,升值也不能提取升值部分資金使用。
Q 7:我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后,是否可以取得回鄉證或特區護照?
A7:是具有申請資格,但先要申請取消中國國籍后才可提出申請。
Q 8:請問香港有移民監嗎?
A8:在香港的投資移民計劃內,對于申請人必須在港居留的條例上未能明確有規定,但入境處處長有權行使酌情權。
Q 9:辦理香港投資移民后中國護照是否取消?
A9:在7年后正式成為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時,申請人原有的中國護照和香港特區護照中作出選擇一個,因為一個公民只允許持有一個國籍。但在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7年內中國護照不會被取消,仍然保留中國國籍。
Q 1 0:通常客戶從簽約到取得入境簽證辦理周期為多久?
A10:如客戶提交的資料齊全,且在港已經實現資本投資,最少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