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點調查了冬棗種植基地的土壤養分環境現狀,并根據養分狀況,提出了改良利用的綜合技術措施,為提高冬棗產量及品質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冬棗;土壤環境現狀;改良;措施
中圖分類號:S665.106+.1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5-0085-02
冬棗適合土壤酸堿度(pH值)為65~85、總含鹽量低于03%、氯化鈉含量低于012%、雨季地下水位不高于1 m的園地,園地應遠離市區、工業區和交通要道,周圍3 km內無“三廢”污染企業,土壤無污染史。河口區地處黃河入海口,土地鹽漬化現象嚴重,東營市河口區政府率先把發展冬棗作為鹽堿灘綠化的主要措施?,F有種植面積3 3333 hm2,冬棗總產量在3萬噸以上,產值達16億元,每6667m2平均收益可達3 000元左右,已成為河口區創建富裕新區的主打產業之一。
1土壤環境狀況
11土壤樣品的布點與采集
土壤養分的空間變異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準確性影響較大,多大范圍內布點采集一個土樣代表該土壤的養分狀況是關鍵環節。布點時我們充分考慮地形地貌、土壤類型與分布、肥力高低等因素,同時兼顧空間分布的均勻性,保證采樣點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土壤圖與土地利用現狀圖或行政區劃圖(村)的疊加圖斑為采樣單元(落實到圖上),采樣人員帶著圖到實地,在位于采樣單元相對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塊定點取樣,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先在圖上觀察樣點分布的均勻度。田間調查人員根據在圖上確定的點位到田間應用GPS定位取樣,每2~3 hm2采一個混合樣,每個樣品采樣點數都在15個以上;采樣時采用“S”法;采樣深度0~40 cm;累計采集土壤樣品364個。
12冬棗園土壤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