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一些基層干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長期執政的環境容易使黨內一些干部作風產生蛻變;干部管理、教育、監督的體制機制制度與市場經濟還不完全適應;封建殘余思想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影響;一些基層干部放棄了主觀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動搖。加強和改進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必須注重教育培訓和制度建設,加大打擊懲處力度,增強個人黨性修養。
關鍵詞:基層干部作風;問題;教育;制度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5-0133-02
作風是人們在社會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行為取向和風格特點,是一個人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加強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我的工作經歷以及我平日的觀察研究,本文擬以岳陽市華容縣近兩年干部作風整頓查找出的問題為起點,分析其成因,探討進一步加強基層干部作風建設的對策。
鄉鎮工作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鄉鎮承擔“解決民生、維護民利、落實民權”的重要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肩負排解社會糾紛,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職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鄉鎮工作的宗旨就是“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對每一個鄉鎮工作者來說,作風建設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履行好職責,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我們都應認清自己從事的工作雖然十分普通,但它是黨的整個事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蘊含著不平凡的意義和價值。這就要求干部作風建設要落實到執政為民的思想和為民解困的行動中去。進一步密切與基層、群眾的聯系,積極為廣大人民群眾和民政對象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是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徑。在作風建設上,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強化“執政為民、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
一、基層干部作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1.學風不實,虛與委蛇。一是文憑高、水平低。不是結合工作實際,扎扎實實地研究問題、增長才干,而是把學習作為一種應景的擺設、晉升的籌碼,一味追求高學歷,甚至在學歷進修中蒙混過關,弄虛作假,實際的文化知識水平與學歷要求相差甚遠。二是培訓多、效果差。培訓者為培訓而培訓,不調查了解基層工作的實際情況,培訓內容不切實際,培訓方式簡單落后;參訓者不立志要做出什么成績,不知道要學習什么知識,參加的培訓一期接一期,目的在于借培訓之名休整幾天身心,結識幾個朋友,看看幾個景點。
2.思想消極,不思進取。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好好先生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愿說真話,不敢抵制和反對歪風邪氣,不愿開展相互批評,隨波逐流,明哲保身。二是但求無過型。沒有遠大理想和目標,滿足于過安穩太平日子。工作效率低,安排的工作不催就拖;工作要求低,做事不動腦筋,遇到麻煩一律上交。三是“懷才不遇”型。有的自以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工作隨隨便便,或者自我標榜政治上無所求,工作好壞無所謂,甚至經常散布消極言論。四是悲觀絕望型。有的覺得提拔無望,工作沒有積極性,得過且過。
3.工作漂浮,敷衍了事。一是坐而論道。工作思路、計劃、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說得頭頭是道,就是不抓落實。二是忙于作秀。喜歡練虛功,做表面文章,專揀媒體關注的事、容易露面的事做,不肯撲下身子,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三是急功近利。喜歡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追求轟動效應,不著邊際地宣傳鼓動,不切實際地勾畫藍圖。有些地方乍一看是發展了、繁榮了,但發展繁榮的背后卻是極其嚴重的“透支”,給后幾任領導留下大量遺留問題。四是敷衍塞責。沉溺于文山會海,用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對群眾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焦點問題刻意回避、百般推諉。五是做“官老爺”,高高在上。不深入實際,不調查研究,手腳不勤,出門必須要有車代步,發言必須要有人代筆,即使是個人的心得體會、述職報告也要辦公室撰寫。六是簡單粗暴。對新形勢下新任務認識不清,對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層次思考,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找不到解決辦法,不總結別人經驗,自己又創造不出經驗,動輒耍態度,工作方法簡單粗暴。
4.生活奢侈,貪圖享樂。吃喝風、玩樂風盛行。一些基層干部抽高檔煙,喝高檔酒,進高檔娛樂場所,其消費與個人收入相差很大。打麻將、斗地主、炸金花不講場合、不看對象、不選時間,談論起來應和者眾多,而且津津樂道、眉飛色舞。
5.民主不夠,自律不嚴。有些鄉鎮和縣直單位民主制度形同虛設,“一把手”要么一手遮天,借“民主”之名行“一言堂”之實。個別干部與社會閑雜人等稱兄道弟、吆三喝四,有的甚至為不法分子、投機分子充當保護傘。
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干部身上,但其消極影響和后果不可低估,若不痛下決心及時整改,不僅會妨礙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影響國計民生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而且會損害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順利進行。
二、基層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探析
1.長期執政的環境容易使黨內一些干部作風產生蛻變。基層領導干部工作壓力大,經濟上較清貧,特別是與發達地區領導干部的工作條件與待遇相比,確實有很大差距,極易造成心理不平衡,也極易受到各種利益誘惑。
2.干部管理、教育、監督的體制機制制度與市場經濟還不完全適應。基層干部作風存在的與黨的性質、宗旨“不適應”和“不符合”的問題,與國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密切相關。
3.封建殘余思想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影響。我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傳統的國家,封建思想源遠流長。如今一部分基層干部唯上、唯書、不唯實的主觀主義作風;升官發財、封妻蔭子以及玩弄權術等“官本位”思想作風,都是封建主義殘余思想影響的結果。
4.一些基層干部放棄了主觀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動搖。“物必自腐,而后蟲生”。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一些基層干部出現不良作風甚至腐敗行為,歸根到底是他們自己抵御不住歪風邪氣的侵蝕。放棄世界觀改造,背棄理念信念,思想蛻化變質墮落為腐敗分子。
5.地區環境的影響也是導致基層領導干部作風問題的重要原因。基層地區的社會矛盾錯綜復雜,特別在縣鄉一級,涉及的違紀情況性質不算嚴重,影響也不大,僅有一部分領導干部的親信以及家屬利用手中的特權為其服務。
三、加強和改進基層干部作風的對策思考
1.提高思想認識,把基層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擺上重要位置,牢固樹立基層領導干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基層干部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骨干力量,處在工作第一線,任務繁重,條件艱苦,貢獻很大。基層干部的思想認識的提升有助于廣大基層干部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2.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制度,特別是建立激勵機制,對于工作能力強、政績突出的干部要優先推薦提拔使用;對于工作漂浮、政績不突出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決拿下來。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的重點是完善黨內民主制度,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考核等制度成為常態。
3.嚴肅紀律,及時查處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各地要對照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的規定和要求,對基層干部作風狀況特別是那些直接與群眾打交道多的部門,進行重點檢查分析。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要認真梳理,查根溯源,及時查處,決不能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對極個別嚴重侵犯群眾利益,甚至違法犯罪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該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依紀給予處分,該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法追究其責任。
4.加強學風建設,全面提高基層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和領導水平。要不斷擴大基層領導干部的知識結構,增廣見聞,消除當前基層干部普遍存在的僵化、封建落后的官本位思想。
5.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進一步健全和落實基層干部作風建設責任制。縣(市、區)黨委書記作為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基層干部的作風建設負總責,要高度重視,經常過問,加強指導,真正把基層干部工作作風建設作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來抓。各級黨委抓基層干部工作作風建設的情況和成效,要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履行管黨職責的重要內容。
6.強化教育培訓,加強基層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各級黨委要明確責任,從本地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確定培訓內容,分層次抓好落實。要針對當前基層工作的新任務、新特點、新要求,給基層干部教方法、指路子,引導他們學會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和思想教育等手段開展工作。
7.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減輕基層干部的負擔。當前基層領導干部存在某些作風不實問題,與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不無關系。如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名目繁多的評比檢查,各種會議和應酬,給基層干部造成很大壓力,以致產生浮夸虛報、弄虛作假現象。因此,對基層領導干部既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教育、嚴格監督,又要關心愛護,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調動和保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韓希海.切實解決思想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C]//“鄧小平理論的豐富發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山東聊城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1.
[2]何云峰.黨的作風,黨的生命線[C]//風正帆懸——黨的作風問題研討論文集,2001.
[3]晏士宇.農村基層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問題研究[C]//為西部大開發青海大發展保駕護航論文集,2000.
[4]詹愛霞.當前黨的思想建設的問題與對策[D].武漢:武漢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