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因特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圖書成為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形式,高校電子圖書的生產和流通需要數字版權系統來規范和管理。分析了高校圖書館數字版權的現狀和面臨的實際問題,并針對如何保護數字版權問題分別從微觀和宏觀上提出了解決思路,以促進對高校圖書館數字版權保護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關鍵詞:高校;數字圖書館;數字版權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5-0214-02
引言
近年,隨著因特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圖書成為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形式,高校電子圖書的生產和流通需要數字版權系統來規范和管理。電子圖書使傳統圖書上的版權人、圖書館、讀者三方的利益都發生了變化,圖書館的館藏結構和服務方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打破了版權人、圖書館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機制。高校圖書館在利用電子資源的同時如何保護數字版權不受侵犯,如何使用數字資源成為當今圖書館界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本文從高校圖書館涉及的數字版權現實問題著手,從微觀方面提出相應處理方案,最后從立法、執法等宏觀方面提出保護高校圖書館數字版權策略。
一、高校圖書館數字版權現實問題及處理方案
對我國高校圖書館來說,隨著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作為信息資源的組織者和知識導航員,圖書館需要將館藏資源轉化為數字化作品,圖書館在數字信息傳播中面臨著數字版權保護的許多實際問題。
(一)數字信息導航
數字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傳統印刷品一樣會涉及版權問題,作者對其數字化作品或對其作品的數字化所享有的信息權利,即數字版權(DigitalCopyright)[1]。數字版權保護目的、原則等方面與傳統版權保護相似,但是涉及的技術和法律內容較復雜。如同傳統圖書館要編制專題文獻索引目錄,高校數字圖書館為適應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建立數字信息導航,即對網絡上眾多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通過數字信息導航搜索服務,讓讀者盡快找到所需網上信息。鏈接技術的使用不當會引發相應的版權糾紛。如高校圖書館將版權作品數字化后上網提供給用戶,必須事先得到版權人的許可,與版權人簽訂許可協議,并付給相應的報酬,否則屬于侵權。當然,高校數字圖書館鏈接內部信息的圖書館Web站點,是有效鏈接路徑,不存在侵權問題[2]。
(二)數據庫開發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盡管數據庫的內容是對館藏作品、數據或其他材料的復制,但是對其匯編入數據庫需要再加工,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復制過程。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要將原有的館藏圖書數字化,還要從全球范圍內收集有關信息,并且要將這些原始信息進行判斷和篩選,再按照新的組織結構和體系進行分類和深加工,給原本零散而無序的作品、數據或其他材料賦予新的組織結構和表現形式,由此形成數據庫。這些電子數據庫是具有“獨創性”的匯編作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創造性的智力勞動,因此,高校圖書館研發的數據庫應該受到版權法的保護。當他人利用數據信息時,高校圖書館可以采取相應的數字版權技術與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三)網絡數據庫的訪問控制
高校用戶可以自由使用本校圖書館自創的或是購買的數字資源。但是,目前高校圖書館數據庫的控制主要通過IP控制和賬戶控制兩種方式,前者只識別上機地點,不能進行身份驗證,個別校外IP也會包括進來。對后者要求注冊用戶名和密碼[3]。目前,IP控制和賬戶控制兩種形式只能驗證讀者身份不能辨別其使用目的;再者,高校圖書館對數據庫使用范圍不嚴,在本校范圍公布的用戶名和密碼很容易外傳,個別校內用戶幫助校外公司套錄大量文獻,幫助其進行非法侵犯版權活動。對此,數據庫供應商可以通過用戶訪問監控,取消短時間大量下載數據的用戶,并把這些用戶地址視為非法,停止其數據庫使用權。但是,如果用戶通過動態IP方式上網,或是更換機器進行下載,或每次下載數量控制在不易察覺的范圍內,侵權行為就不易被發現。因此,圖書館應該在主頁上發布網絡數據庫版權公告,及時發現問題,設法采取一些技術手段以杜絕非法使用。
(四)電子圖書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高校圖書館將印刷資源轉化為數字資源。高校圖書館在建設數字化圖書館時,應確保用來數字化的原始資料是館藏版權,或是征得版權人同意的作品,方可將電子圖書進行網絡發布。否則就容易造成侵權糾紛,因此,當前數字圖書館作品多以圖書館擁有版權的特藏為素材。如果圖書館不擁有圖書版權,就應獲得版權人的許可。對于電子圖書,高校圖書館可以采取明文公告版權聲明的方法;如果版權人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就默認為允許,但是,如果版權人不愿將其圖書上網,則需撤除。或是付費閱覽,將收費返還給版權人,但是操作困難。總之,高校電子圖書系統所涉及的數字版權問題較復雜,圖書館應慎重對待,以免引起糾紛。
(五)授課課件、錄像
目前,高校圖書館為滿足教學需要,將一些熱門教學參考書或是部分章節,以及教師講義數字化,存貯在服務器供學生閱讀下載。在講義數字化之前,應該征得教師本人同意,教學參考書在數字化之前應征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并在網絡安全控制方面給予保護,保證這些資料僅供本校學生學習課程之用,將資料的下載次數進行記錄,以防出現版權糾紛。另外,高校遠程教育是將資料傳送到遠距離異地,利用各種電訊技術傳輸課件,圖書館也要配合提供相應的文獻資料,也需要經過版權所有者的同意。為此,高校圖書館必須保證網絡系統的安全性,通過密碼、IP控制等手段保證文獻資料不被非法傳播。
(六)館際互借
網絡將數字化的版權文獻資料傳遞給未購買版權的用戶方,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文獻傳播的過程,涉及數字版權問題。圖書館從事館際互借時,應該將自己的行為控制在合理使用的范圍內,這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考慮借方對文獻的使用目的,確保非營利性目的使用文獻;其次,慎重制定館際互借的收費標準,確保圖書館的這項服務沒有營利色彩。最后應對復制的數據內容有所控制。
二、如何解決圖書館的數字版權問題
(一)加強數字版權立法和執法力度,保護版權方的合法權益
我國以往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明顯滯后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多只適用于傳統印刷作品。對于日益增多的數字版權糾紛,執法者只能生搬硬套產權法,顯得力不從心。高校圖書館擔負著數字化建設的重要使命,作為國家文化信息傳播重要領地,我們應在現行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強化數字版權保護措施。首先,隨著通信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成為了一個“地球村”,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不受地域限制,一旦發生侵權和糾紛,很難用一個國家的法律來衡量與處理,因此,我國應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加大著作權的立法步伐,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比較完整的知識產權法規體系。其次,政府應通過司法、行政執法雙軌制來保護版權方的合法權益。如,1987年制定的《檔案法》及稍后制定的《圖書館法》應當包含針對數字版權保護的明晰條文。對數字著作權的保護實現規范化和正規化,提供較為準確的法律依據解決版權保護糾紛。最后,我國在法律上應制定行政執法措施,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有義務和責任幫助版權人采用法律手段,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侵犯版權的盜版行為。因此,保護高校圖書館的數字版權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制定世界統一的標準,以促進各國現代圖書館事業順利、健康發展;同時應從現有版權法保護圖書館利益的條款中,提出切實可行的修改意見。
(二)完善法定許可和集體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圖書館數據庫中收藏大量他人擁有知識產權的作品,同時面對大量用戶訪問數字化資源。如逐一簽訂許可合同,不僅給圖書館帶來巨大負擔,而且也給廣大用戶獲取信息造成麻煩。為促進信息的有效傳播,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適當擴大法定許可范圍[4]。如版權人對其作品持無所謂態度,圖書館就可以無償地放到自己的數據庫中進行流通。因此,我國應加快建立知識產權集體管理制度,保護版權人權利,與國際著作保護權接軌,實現著作權國際交流的方式。由版權人授予知識產權集體管理,其再與作品使用者洽談條件,在權利人之間收取使用費再進行分配。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使用流程,必須采取規范的版權操作模式,進入數字圖書館的所有流通作品,都要嚴格按照國家版權局發布的《圖書出版合同》與知識產權集體管理,將作品使用費交付給知識產權管理組織。這有利于平衡和保護版權人、數字圖書館與用戶三者之間的合法權益,協調各方的知識產權關系,從而加快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的建設和發展。
(三)提升技術防范措施
高校圖書館提供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網上借閱服務,進行公開傳播時,首先防范的是非法下載和拷貝。要防止盜版活動,除了應用法律武器外,還應借助高科技手段保護數字版權。目前,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措施主要有:數字水印技術、軟件和數據加密技術、數字簽名技術、論證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等。如,采用多種密碼算法,能防止通過網上傳輸的數據被修改、刪除、插入、替換,以保證合法用戶接收和使用該數據的真實性。這些技術能較好地保護信息網絡傳播,只有數字化作品的版權問題解決好了,數字圖書館才能真正取代傳統圖書館。
(四)提高全社會的數字版權意識
與國外相比,我國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甚至一些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也缺乏相關知識,對于數字化資源版權的保護意識就更加薄弱。在電子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在維護數字版權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舉辦講座,教育圖書館館員及讀者樹立版權意識,了解數字版權的基本常識;(2)通過制定規章制度以及必要的技術手段來防范侵權行為,遵守與數據庫商的訂購協議中的各項版權約定;(3)張貼警示標語,保證圖書館自身各項服務、操作遵守版權法;(4)在校園網主頁發布版權聲明,通過正當渠道采購,不購買盜版書刊及音像制品;(5)嚴厲處罰用戶中的侵權行為。當前圖書館服務與數字化信息網絡傳播聯系密切,數字版權問題無法回避,提高全社會的數字版權意識迫在眉睫。
綜上所述,只有妥善處理數字版權問題,才能處理好版權人和公眾之間的利益分配,從而促進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健康發展,為廣大用戶更好地服務。
參考文獻:
[1]秦珂.數字圖書館版權導論[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
[2]周恬.數字圖書館的著作權侵權問題[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9.
[3]劉芳,金松根,盧國強.數字版權管理與數字圖書館建設[J].圖書館學刊,2011,(4).
[4]劉芳,趙月琪,盧國強.數字版權管理與數字圖書館的應用進展[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