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點重口味!'
有的人天生有種令人憋笑的特質。是那種到了一定年齡和地位,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了,心里悶著的樂子,不自覺便散發給周圍的人。在《新編輯部的故事》開播發布會上,鄭曉龍這樣的氣場,使他成了比演員們更炙手可熱的明星導演。
1991年的《編輯部故事》,鄭曉龍作為總策劃,麾下是這樣一撥如今已成頂尖人物的干將:編劇王朔、馮小剛、馬未都;導演趙寶剛;演員葛優、呂麗萍、侯耀華、濮存昕等。
僅管相識于微時,但一部劇能令一群人頭角崢嶸,紅火了20多年,不得不說有點神。因此,它也一直成了鄭曉龍心中的一個情結。
樂視網CEO劉弘之所以覺得《新編劇部故事》網絡版權5000萬花得值,也不謂乎如下三個原因:一是《甄嬛傳》大熱,觀眾對鄭曉龍新作期望值高;二是老版《編輯部的故事》,鄭曉龍為總策劃,在當年開創了電視喜劇先河,群眾基礎強;三是無論正劇喜劇,鄭曉龍作品能觀照當下,緊扣社會話題,觸覺敏銳。
鄭曉龍說:“當年我們是一群人一起聊出來的,一集一個故事,它不同于情節劇,而是靠話題來推動的系列劇,所以說,續拍非常容易。另一方面,人作為社會元素變了,但編輯部作為話語載體不會變。這些年來,我也有很多話想說,而我們現在的電視劇,能主動去關注現實,介入現實,能夠對當下話題做評說和干涉的太少了。但實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我們的熒屏,喜劇太少了。”
因此,在換了五位編劇后,《新編輯部故事》以這樣的面貌出現:從《人間指南》雜志社生存危機開始,陳主編、牛大姐退休了,劉書友去世了,李冬寶、余德利跳槽了,只剩下“火種”戈玲熬成了主編,《人間指南》也變成了時尚雜志《WWW》。袁帥接了李冬寶的班當上攝影師;“海歸”安妮做著運營總監,其實干得是余德利賣廣告的活兒;劉書友的兒子劉向前子承父業,做了財經編輯,卻比老爸更摳門兒。除此之外,編輯部又添了新丁,娛樂編輯歐小米和網站編輯何澈澈。這一群人圍著房價、股市、出國、收藏、子女教育、醫患關系等社會問題,上演一幕幕重口味喜劇。
王千源說,“這次的喜劇表演的確很夸張,演得也很累。比如劉向前,為了突出他的性格,導演給他設計了一個開口說話前就‘啊-啊-啊’又抽風又結巴的演法。我只要這么一喊,大家說像只松鼠似的,一齊笑場。這種喜劇的演法,是做加法,就是在你原本對人物的詮釋上,再加一層更有笑果的東西”。他還表示,鄭曉龍導演是一個很有喜劇天分的導演,當演員的表演激發他的靈感后,他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演員去填補和豐富。
《新編輯部故事》在京郊拍攝時,筆者曾去探班,為了達到這種重口味喜劇效果,鄭曉龍調動了各種喜劇元素。有無厘頭的語言、有夸張的肢體、也有載歌載舞的群體狂歡,當然也不乏老版那種以語言取勝的措不及防讓人抽冷子的幽默。并且,拍攝時像話劇一樣先走幾遍臺,再開始實拍。鄭曉龍說,很多精彩的橋段原本劇本上沒有,是大家排演時的奇思妙想,因此觀眾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
問他形式上的豐富是否會影響故事的敘述,鄭曉龍希望觀眾對新版的創新有個寬容心。“20多年過去,現在喜劇的表達越來越豐富,觀眾接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因此也會更加挑剔,但總要勇敢創新。”鄭曉龍說。
編輯部的“活寶們”'
呂麗萍:我其實挺煩“時尚”這事
當文藝女青年戈玲熬成了劉向前他“戈姨”,對于喜歡她的人來說,就像當年的初戀成了別人的孩兒他媽,真遺憾。但對于不那么熱烈地喜歡她的人來說,那只是一個略帶神經質的角色而已。所以,別管她是不服老的女主編,還是“訓導主任”式的翻版牛大姐,只要戲味足,觀眾看著有滋有味就好了。
出道20多年來,呂麗萍已是演技派中的演技派,因此她身上有點無所謂的勁兒。這種勁兒其實很招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換個說法叫“真性情”。因此,對于角色里性格的轉變,呂麗萍覺得挺好玩。她坦言看完劇本就覺得戈玲有點兒“牛大姐”附體的意思,笑稱自己到底是牛大姐培養出來的革命接班人,在戲里拼命想時尚,卻有有點夠不著,挺尷尬的。但戈玲為了維持自己當年時尚教主的派頭,在《新編輯部故事》中豁出去了,拼命去顯示時尚雜志主編的潮范兒,弄了很多笑料。
“她特別怕自己Out,特想成為‘穿Prada的女魔頭’里米蘭達那樣的女人。而生活中的呂麗萍是個極隨性的人,從不追逐所謂的時尚。作為演員難免要參加一些影視或時尚活動,她也是自己搭配衣服,想穿什么穿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身邊前呼后擁地圍著造型師、服裝師。
有趣的是,鄭曉龍還特意請來呂麗萍的老公孫海英來演一個單元。他一改往日嚴肅形象,變身為雜志贊助商“耿二雁”,對“戈玲”一擲千金,展開猛烈追求,并上演了一場大場面的、重口味求婚戲。
黃海波:這個“情剩”有點賤!
在《新編輯部故事》里,李東寶混成了大腕,離開了編輯部,并與戈玲離了婚。新成員袁帥接過編輯部攝影師這面大旗,也接過了李冬寶耍寶搞怪的歷史重任。袁帥經常自詡“一代情圣”、“內心深刻帥帥哥”,看似泡妞很在行,其實是個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于是“情圣”變成“情剩”。
問鄭曉龍對這個角色的選角標準是什么?他坦承最初想了一堆人選,最終選定黃海波,是因為看中他身上有股樸實的勁兒。因為角色已經有點貧嘴惡舌,如果演員再看著油腔滑調,整個感覺就顯過太過油滑。
無疑,葛優飾演的李冬寶給觀眾的印象太深刻了,這對黃海波自然是一大挑戰。如何讓這兩個角色,既有關聯又無關聯呢?鄭曉龍原本要請葛優回來客串,但這一邀請為何石沉大海,鄭曉龍沒有透露。黃海波說,“葛大爺因檔期問題沒有出演,而我接棒葛大爺,對我來說是向老《編輯部故事》致敬,向葛大爺致敬。葛大爺一直是我的偶像,也是我最想合作的演員,能接葛大爺的班,續拍《編輯部的故事》,我與有榮焉”。此外,黃海波還透露,“盡管葛大爺‘人’不在劇中,但角色的名字還在,他和戈玲離婚后,生了個孩子叫李子果。我飾演的袁帥在劇中對‘李冬寶’也有很多調侃”。
從發布會曝光的片花看來,黃海波飾演的袁帥的確是一個花花腸子,總與女同事眉目傳情,在陳好飾演的安妮和焦俊艷飾演的歐小米間左右搖擺,結果自釀苦果,變成“情剩”。對此,黃海波笑言:“這個‘情剩’是有點賤,總讓人忍不住想抽他。”
王千源:每個人都有幽默的一面
據說王千源最初因檔期問題拒了鄭曉龍。“檔期問題”,也許是最保險的客套話,但王千源最初低估了鄭曉龍對自己的欣賞和他團隊的執著。因為看過《鋼的琴》,鄭曉龍覺得他演得非常好,就是他腦海中劉向前的形象,他讓演員導演想盡一切辦法去談。結果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大家一起吃了頓飯,王千源在自己的汽車蓋子上,就著不太明亮的路燈,簽了合同。
身為老編輯部成員劉書友的兒子,劉向前子承父業,做了一名生活財經版的編輯,為人善于精打細算,并把父親的謹慎摳門發揚光大,在單位聽領導話,回到家里會討老婆歡心,簡直是二十四孝“乖巧好男人”。
在這個時代,男人一旦被發了“好人卡”,其實是蠻悲劇的一件事,何況是劉向前這種唯唯諾諾、精打細算的男人。因此,這個角色咋聽起來似乎不那么討喜。王千源說,“劉向前很能激起表演欲望,它難在不能平鋪直敘,你必須用另一種方式去演繹,把自己之前的東西拋掉”。除了夸張的動作外,記臺詞也是難點之一。為了完成劇中的繞口令,王千源常常在趕往拍片的路上都在背臺詞,最后順溜到原本只用三四句的鏡頭,鄭曉龍導演硬是沒忍心打斷他,讓他一氣兒說了下去。
王千源說,每個人都有幽默的一面,但《新編輯部故事》里的幽默是在別的戲不敢想象的。問他怕不怕釋放過頭影響形象時,王千源坦言這只是角色,他只在乎有沒有把戲演好。
編輯部的美人們'
陳好:能扮騷也能扮丑
海歸安妮作為空降到編輯部的運營總監,是個個性特別分裂的人。她時而是操著倫敦腔的時尚女魔頭,時而是嚼著煎餅卷大蔥的樸實山東大妞。既能發騷又能扮丑,經常與主編戈玲斗智斗勇,在她敢闖敢拼的做事風格影響下,編劇部改變了面貌,她與戈玲也終于化干戈為玉帛。
這個角色,也是陳好復出后的第一部作品,自己演得很顛覆,也投入極大心血。鄭曉龍說看過陳好很多戲,但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粉紅女郎》中的“萬人迷”。他欣賞陳好作為演員的勇氣和自嘲精神,萬人迷是扮騷,而安妮不僅僅能扮搔,還敢于扮丑。“陳好是山東姑娘,安妮跟她本身性格挺像的。她是一個能放得開的演員,敢于把自己投入進去。現在有好多女演員特別在意自己的形象是不是漂亮的,有的打鬼子的還不舍得摘了假睫毛,這是完全脫離角色的。而陳好是一個很職業的演員,有場戲因為著急上火,她專門給自己的嘴唇上畫了一串大火泡,是她自己設計的,然后跑來給我看。”鄭曉龍說。
焦俊艷:做一顆開心果
時尚娛樂編輯歐小米是個典型的80后,樂活族、月光族、宅女,時髦病一個不落下。外表蘿莉內心御姐,性格豪爽,精靈古怪,是《WWW》編輯部的開心果。
歐小米這個角色,鄭曉龍最初想找白百合,看中了她身上精靈古怪,但白百合手頭工作太多,經紀公司推薦了焦俊艷給鄭曉龍。結果幾場戲演下來,鄭曉龍覺得她演得非常棒,并說她將是帶給觀眾驚喜的演員。在發布會現場玩真心話大冒險時,焦俊艷果然如她飾演的角色一樣,像一顆開心果成了笑場王,演技得到了其他演員的肯定。
井柏然:90后花樣美男
新編輯部里的新鮮血液里,有一位花樣美男何澈澈,作為網站編輯,他電腦、八卦、占卜樣樣精通,年輕、激進、有活力,走到哪里都會引來一陣騷動。
何澈澈是90后,一開始相中井柏然來出演這個角色,鄭曉龍坦言是看中他的外型,演技有待考驗,光是試戲就試了三次,因為他悟性不錯進步很快,導演最后選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