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供電企業生產技改大修項目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科目,合理、有效使用技改大修資金對供電企業實現“安全、效益”目標影響重大。本文通過對當前供電企業技改大修項目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根據集約化管理的要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大修、技改工程管理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供電;技改;大修
一、背景
供電企業作為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技術改造支出、大修費用又是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的重要的兩項后續支出。供電企業為保障資產正常、健康運行,必須通過體制完善,標準統一,資源整合、多項目協同管控等管理措施,加強大修、技改工程管理體制的集約化、管理標準的集約化、技術資源集約化、設備資源集約化、檢修力量集約化、項目管控集約化,結合供電企業人力、物力、管理等生產要素,以節儉、約束、高效為價值取向,優化配置技術力量和設備材料,提高檢修維護效率,實現了對大修、技改工程的高效管理。
二、管理現狀
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檔案管理不規范:檔案資料前后不能環環相扣。重要檔案資料缺失較多;檔案資料簽字蓋章不全,部分項目的可研報告、概算書、開竣工報告、驗收報告、結算書、結算報告簽字蓋章不全;部分服務類合同簽訂日期未寫;檔案資料時序性不符合規定。部分項目合同簽訂不及時,未在中標通知書下達30日之內簽訂合同。(2)可研報告不規范:部分項目的可研報告只能提供電子版,不能提供經過審核的紙質存檔文件;部分可研報告未能按公司規定要求編寫,特別是缺少拆舊部分相應內容;部分可研報告編寫不細致,可研報告內容與后面的初設無法對應。(3)針對項目概算、預算、結算編制不合規定的問題:部分項目的工程拆舊費用應按直接工程費乘以相應費率,不應再計取其它費用;部分項目的施工費合同金額高于工程預算中的施工費金額,無相應工程量變更依據;部分項目工程結算中計取了夜間施工增加費,但計取依據不充分;部分項目施工結算中拆舊費的取費依據不符合國家預算管理規定,未區分可利用和不可利用;部分項目工程實際支付的設計費、監理費高于工程預算中的設計費和監理費;部分項目未計取設計費,也沒有設計方案、施工圖和預算;部分項目的概預算由項目主管單位編制且取費不合理,不符合公司初設管理辦法。(4)項目拆舊資料不完整:部分項目檔案缺少拆舊部分詳細資料,缺少主要擬拆除設備再使用可行性研究報告、擬拆除設備清單、拆除設備技術鑒定及處置意見;缺少廢舊設備報廢手續等。(5)項目轉資資料不完整:部分項目成本確認時未附項目結算表、合同等,完工結算時未附驗收報告等,不符合原始憑證規范要求;部分項目使用本單位報賬單和報賬單支付申請,且自制費用報賬單上日期有手工修改痕跡;部分項目財務支出類別有誤。為了克服以上弊端,在充分研究國網公司、省公司各類政策、文件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整合供電企業的檢修資源,提出“整體工作系統化,專業管理項目化,項目實施團隊化”的管理思路,全面梳理該公司與工程、技改有關的管理流程,通過整合、規范,加強大修、技改工程的集約化管理。
三、針對問題的各項工作措施
(1)針對檔案管理不規范的問題,主要措施是按照檢查報告,補充完善檔案資料,做到資料環環相扣;補充各種簽字、蓋章;檔案資料要嚴格按照項目流程時序性進行,目前已發生的項目時序性存在問題的,盡快整改。(2)針對可研報告不規范的問題,主要措施是按照相關管理規定要求,補充缺失部分;修正編寫有誤部分,保證前后對應。(3)針對項目概算、結算編制不合規定的問題,主要措施是加強工程造價審核,嚴格按照實際工程量進行編制和審核;對已發生的存在問題的項目,建議調整有問題的概算、結算,按取費標準合理取費。(4)針對技改項目拆舊資料不完整的問題,主要措施是盡快補充完善拆舊資料,補充可研報告拆舊部分,補充拆舊設備技術鑒定,發生報廢的補充報廢手續。(5)針對項目轉資資料不完整的問題,主要措施是按原始憑證規范要求,補充完善缺失資料;對財務支出類別有誤的項目進行修正。
本文針對供電企業生產技改大修項目管理進行探索,重點剖析了當前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部分問題,并針對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提升了管理績效。
參 考 文 獻
[1]任永恒.變電站技改及大修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J].電力安全技術.2012,7(7):2~3
[2]電力工程管理與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