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改變這種現狀,應該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創新教育手段,積極尋求改進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與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
目前,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無論是在學校數量還是學生數量方面都在高等教育中站的極大的比重。普通高校學生身上的問題在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更加重要。
一、高等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現狀
首先,生源復雜,學生心理素質整體水平低。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是高考落榜生或是找地方混日子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共同點是不愛學習或是基礎差,對學習沒有興趣。同時由于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著偏見,認為職業教育不正規,沒有發展前途等,使得職業院校的學生對自己及未來失去信心,從而放松對自身的要求,產生自卑、叛逆心理,而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師資隊伍缺乏,手段單一。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心理咨詢等其他可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沒有進入校園。然而學校設置的思想政治課程往往脫離了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教師在臺上唱獨角戲,對學生實行灌輸式的教育,學生思想新年的確立和發展在這樣的課堂教育中是無法獲得的。另外,職業院校普遍缺乏專職從事思想政治與心理教育的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網絡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戰。現在的網絡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缺乏有效的監管,因而網絡在提供娛樂、學習信息的同時,也會存在著帶有暴力、迷信、色情等傾向的信息。而且網絡信息的多維與快速變化的特點使得用單一的價值觀判斷問題變得很困難,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教育者的安排,東西方價值觀的碰撞使得學生的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更加困難。網絡給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二、新時期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與改進
(1)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首先,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及個人都要提高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認識的提高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其次,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改變社會對高職教育的態度。對高職教育加強宣傳,消除社會大眾及用人單位對高職教育的偏見與歧視,從而為高職教育創造出輕松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最后,加強高職院校自身的建設。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場所,培養文化與道德兼備的學生是學校的責任。學校應該從觀念的轉變到經費的保障,從教育形式的規范到廣泛的參與都給與高度的重視,形成以教師和黨員為主要力量,以行政干部和“兩課”教師為主干隊伍,共青團等組織為支撐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總之,社會各界通力合作,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2)建設專業的師資隊伍,創新教育手段。建立專業的、高素質的政治教育工作師資隊伍是開展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證。同時應該改變單一的課堂教育形式,積極探索新形勢、新方法和新手段。首先,“兩課”的地位不能削弱,“兩課”是承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教學方向和內容應該進行改進和創新。只是完成課堂安排及考試是起不到實質作用的,課堂應該精簡,要做到“精”講“活”授,重視學習馬克思的觀點與立場,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目的。將課本以外的東西引進課堂,豐富課堂內容,課堂也可以采用互動式或研討式的方式進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習的興趣。改進課堂形式,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可以將政治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在課堂之余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鄧研會、思政會,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參與度和實效性。(3)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首先,建設校園文化,開展貼近學生實際的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政治敏感度。其次,開展社會實踐,寓教于學,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課堂以外學習解決實際的問題。最后,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開展工作,對學生黨員提高更高的要求,以期起到模范作用。(4)充分利用網絡媒介進行思想政治工作。高職院校的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針對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和教育。建立專門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更加及時和直接。建立網絡行為道德規范,引導學生的網絡公德及法規的教育,增強對網絡文化的識別意識,提高抵抗誘惑和抑制腐蝕的能力。同時學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系統,對網絡信息內容加以監控,建立綠色的網絡空間,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參 考 文 獻
[1]孫衛平,王慎.淺談新時期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36)
[2]劉丹.新時期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