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胡錦濤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臺,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胡錦濤要求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通過學習,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必須堅持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從創建以來,始終重視文化建設,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文化工作在我國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對推動我國歷史的進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建黨初期,黨的刊物就開始討論文化問題,并科學地總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經驗及其發展方向,創造性的提出了新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文化,至此,確立了我國文化發展的方向,明確了我國文化建設的歷史任務。新中國成立之后,我黨又提出了文化工作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進一步明確了文化工作的性質、任務和方向。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在“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指引下,我國文化工作在服務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文化建設自身也得到了飛躍發展。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已經代表著東方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二、我國文化工作的性質決定它必須置于黨的領導之下
當前,我國的文化事業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先進文化,這是由我們黨和國家的性質決定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正確的思想價值導向,可以從思想上保證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正確方向。我們的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我們的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我們黨制定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綱領、根本目標、總體布局、方針原則,都充分體現著我們黨所代表的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因此,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進程中只有加強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才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根本目標。
三、堅持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不是使文化工作純粹成為黨的政治工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和發展規待,這就決定了我們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人民這個關鍵詞,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但是,堅持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不是要使文化變成黨的政治工具。我們的文化是面向大眾、服務人民,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其最深厚的根源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文化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方針,而不是要求文化工作從屬于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當然,我們的文藝作品必須充分表現我們人民的優秀品質,贊美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革命和建設中,在同各種敵人和困難的斗爭中所取得的偉大勝利。這不僅是黨對文化工作的一貫要求,人民對文化工作所寄予的希望,也是我們文化工作者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這不僅是對文藝作品政治上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文藝作品藝術上的要求,是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的統一。不僅文藝如此,整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都應當屬于人民,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堅持面向大眾,服務人民是文化工作最基本的規律,堅持這一條我們就能打牢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根基,永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生機和活力。十八大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一是指明了社會主義文化(文藝)的前進方向;二是文化工作的內涵、文藝創作實踐必須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三是文化工作體制的先進性。只有在黨的領導下,“先進文化”的先進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保障,知識經濟時代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全體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最終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將形成一種強大的文化國力,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