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通過對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與管理策略的實地考察和探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目的是為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與管理獻言納諫。
【關鍵詞】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
一、高校體育場館運營和管理的現狀
我國的高校體育場館可以說是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各所高校之中,社會高速的發展,人們已不再是一味的追求物質需求,人們對于自身的健康以看得越來越重。所以,現在社會對體育場地及一些健身器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場館很多都只是用來教學,而沒有真正的對社會開放,這就導致體育場館使用上存在著極大的浪費。當很多人在沒有地方健身而困惑時,我們的高校體育場館卻處于空閑的狀態。所以,以后高校體育場館發展應該考慮它的社會效益了,如何處理好教學與社會開放的關系,是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一個關鍵問題。
二、我國高校體育場館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少市場化、產業化經營理念。目前,我國的高校體育場館大多是學校自主經營的,經營模式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向。主要有體育部門管理模式、個人承包模式、單位協作管理模式、物業管理模式等,以體育部門管理模式居多,這樣的經營模式對于體育場館的運營并沒有多大好處。由此可見,我國的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是不合理的,缺乏產業化、市場化理念的指導,所以我們應該把體育場館的運營市場化,而不再是以往的功利性質,高校體育場館的費用多少應該有市場來定價,而不是一味的由所屬高校補給場館效益的虧損。(2)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機構繁瑣。過于龐大的管理團隊,在體育場館的支出上增加了很大一筆,非必要人員太多,而真正的具有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員缺乏,導致體育場館的運行效率低下。體育場館中的管理人員,很多都是自由散漫,除非是學院高層檢查的時間,他們才按時上下班,其余時間很少有人能夠按時上下班,兢兢業業,堅守工作崗位。這也就導致了整個體育場館管理散漫,發揮不了它全部的潛在能力。(3)社會開放和客場教學存在明顯矛盾。雖說現今許多高校的體育場館也是對外開放的,但是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目的與功能都是為教學考慮的,為了滿足教學的需要,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性和社會收益遠遠及不上那些商業性質的體育場館。再加上平時學校老師要健身等,花去一部分運營時間,這就使得對外開放時間更加少。學校體育場館設施作為社會體育資源,同時也是一種教育設施、教育資源,因其功用上的特殊性,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對社會開放的難處和矛盾所在大致有安全、管理、經費(包括物耗)等幾個方面。
三、通過分析我對我國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的幾點建議
(1)引入市場化、企業化的經營理念。從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收益來看,都是不怎么理想的,甚至很多都呈虧損現狀。當今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對體育場館實行企業化的運營模式,將帶動體育事業的高速發展。體育場館的企業化運行,將打破以往以來一直有體育部門管理的模式,也將扭轉體育場館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在企業化的經營模式下,必將出現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制度,這也能有力的約束管理者的行為,帶動體育場館工作者的積極性,真正讓我們的高校體育場館發揮出巨大社會效益。(2)建立高素質高能力的管理團隊。由于管理機構的臃腫,閑雜人員安置過多,導致整個管理系統幾乎處于癱瘓狀態。我們應該在招聘體育場館的工作人員時把高素質高能力放在第一位。管理者的能力及其素質也是決定我們體育場館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一個高水品業務的管理團隊,必然會使得體育場館的運營效益提高。(3)用合理的方法解決體育場館的開放問題。高校體育場館自然是以教學為重,但是學校對體育場館的課程使用時間進行合理的劃分,這樣就可以使體育場館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用來社會有償開放,而且也不耽誤教學、比賽、訓練等。學校應該健全體育場館有償開放機制以及管理制度,適應市場化的要求,合理收取一定費用。這樣一方面可以讓社會群眾有一個健身之所,也增加了體育場館的運營收益。
體育場館運營市場化、企業化已是高校體育場館發展的必然要求,這種運營方式會給體育場館帶來巨大的收益,而且讓我國的高校體育場館走上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將帶動周邊地區的體育事業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體育場館資源及健身器材資源匱乏的現狀,這也符合我們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資源充分的得到最大程度運用。
參 考 文 獻
[1]莫再美.關于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現狀及其建設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1):77~79
[2]陳體光.新時期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創新研究[J].華章.2011(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