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黨政工作的首要要求,也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的要求之一。我國黨政工作的創新性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在和諧社會的環境下創新黨建工作,對完成黨的歷史使命以及適應當今社會主意經濟發展,解決黨政與人民關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和諧社會與黨建工作的關系、創新黨建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創新黨建工作的方法進行簡要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和諧社會環境下黨建工作如何創新的問題。
關鍵詞:和諧社會 黨建 創新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面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強調了改革創新對于當下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這標志著黨的工作創新已經進入新的里程。如何創新黨建工作,適應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下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和諧社會與黨建工作的關系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黨自十六屆四中全會開始,對黨政工作提出的進一步要求。構建和諧社會是我黨邁向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然經歷,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前提。和諧社會就是黨民共建的民主社會、法制社會、經濟與民生快速發展的社會。在此期間,構建和諧社會為黨建工作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也為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1、構建和諧社會為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理念
構建和諧社會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構建和諧的黨組織。我黨在建黨至今,不斷從理論與實踐出發,深化黨建工作的內涵,不斷求實求真,切實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建設和諧黨組織同時也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此,我黨必須不斷更新發展理念,不斷在實踐中探索新的理念,并將新的理念轉化為科學的發展動力。
2、構建和諧社會為黨建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無論何種性質的國家,何種黨政,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構建和諧社會恰恰給了我黨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這為一段時期內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構建和諧社會要求黨組織切實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科學定位發展,科學治黨,構建黨政工作的創新機制。構建和諧社會這個大方向如何能夠貫徹落實下去,關鍵在于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尤其是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上起到的是先鋒模范的作用,因此就要求我黨的黨組織要切實明確發展方向,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堅實的后盾作用。
二、創新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1、創新黨建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當今我黨發展的核心是改革與創新,因此,創新一詞對于我黨黨建工作來說,必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我黨的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現狀急需改變。改革創新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經之路,因此,需要我黨必須與時俱進,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核心,不斷加強對黨建工作的創新理念研究,使我黨能夠真正起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作用。
2、創新黨建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至今的必然需求,這就要求我黨必須適應和諧社會的理論需要,需要黨組織中的每一名成員都能夠適應和諧社會的發展需要。我黨現在有個別的黨員開始不斷的脫離群眾,世界觀、人生觀已經開始走偏,這是非常嚴重的,不僅起不到主推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反而會給組織拖后腿,讓群眾對組織失望,這些個例就需要黨組織進行教育,轉正其時間觀、人生觀,讓其真正起到為人民服務的作用。因此,黨建工作是我國先期階段的客觀需要。
三、黨建工作創新的方法
1、不斷推進理念創新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我黨理論的核心,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政治核心是我黨永遠不變的宗旨。也就是說,我黨在黨建工作中,一定要不斷將辯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不斷推進我黨的理念創新,并且為黨組織提供更加夯實的理論基礎,這樣才能使我黨在工作中更加具有方向感,有了夯實的理論基礎,我黨在實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才能起到更強大的后盾作用。
2、大力加強內容創新
如今,我黨的黨建工作要將重心放在評估機制上,我黨的黨組織現在仍然有評估機制虛化,不到位的現象。因此,在黨建評估方面,要大膽的進行內容創新,不斷加強評估機制的時效性,做到學習、評估、監督為一體,將我黨的理念真正的落實到基層黨組織中去,不斷加強理論培育與教育,對于黨建工作不到位的黨組織,上級黨組織要進行評估與監督,層級評估、層級監督。
3、逐步強化組織創新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不斷涌現出各行各業的新興黨組織,自由職業者不斷增多,為黨組織的分布提出了一定的難題,以前我們的黨組織都是以單位為基準,而現在,社區黨組織儼然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組織。也就是說,我黨原有的黨組織設置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主義的發展,因此,要求黨組織的設置要不斷的與時俱進,靈活的進行分配與培訓,不斷的擴大社區黨組織,自由企業的黨組織。
4、切實推進隊伍創新
黨組織的隊伍建設一向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對于黨員的錄用與提拔方面。加強黨組織的隊伍建設,要求我黨不斷吸收真正為人民服務、道德修養、理論實踐、工作能力各個方面都能起到突出帶頭作用的干部。在選拔黨組織干部時,要能夠從群眾中選擇,讓群眾選擇。使我黨的隊伍建設不斷的適應群眾的需要,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5、努力夯實制度創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黨的制度也在不斷的更新與創新,這正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從嚴治黨,依法治國,依法治黨是我國長久以來發展的一大要求。然而,在我國社會主義高速發展的今天,我黨的某些制度已經不能夠適應當今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求,這就要求我黨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加強制度創新,不斷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創新制度,在實踐中落實制度,不斷進行黨政工作制度的研究,進一步推進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總結:本文就我黨在構建和諧社會這樣的大背景下,為什么要進行黨建工作的創新,以及怎樣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研究,從我黨基層黨組織出發,不斷的進行各個層面的創新,以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目前仍然是我黨黨建工作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我黨的黨建工作都會圍繞著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出發,不斷進行改進與創新,切實使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科學治黨、從嚴治黨,從整體上不斷推進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07.
[2]范小新:創新黨建工作理念,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長沙晚報,2006.
[3]金祖言:構建和諧社會與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北京日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