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數次被評為“世界最美50人”,擁有多部享譽國際的經典影片。作為中國在世界影壇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章子怡連續兩年擔任奧斯卡頒獎嘉賓,三次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時代周刊》稱她是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
現在的章子怡,或許連她自己都講不清自己的經歷。人們都說世上最美麗的是花朵。但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花朵從枝頭分離,是飄揚,還是飄落,風是掌握它的命運之手。無論如何,運氣對于章子怡的確是“忽如一夜春風來”。短短幾年時間,這個皇城根下的女孩兒仿佛魔術般地演繹了一個令許多女孩無法想象的美麗童話。
普通女孩一點也不普通
生長在北京的章子怡,父親是電信局干部,母親曾是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兒時的章子怡長得很是瘦小。母親就送她去學舞蹈。就這樣,8歲的章子怡走進了宣武區少年宮學習舞蹈。3年后,11歲的章子怡考入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并在94年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了表演獎。這次獲獎非但沒有使小小的章子怡沾沾自喜,卻使她開始了第二次人生選擇。她不甘心一輩子做舞蹈演員,更不甘心一輩子給人家伴舞。她要找自己的立足點,找自己的發展空間,于是她想到了戲劇,想到了電影。
在96年她從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畢業后,順利地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98年接拍了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這是她演的第一部電影并一舉奪得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章子怡從此踏上成功之旅。她說自己是個追求穩定的女孩,“有一份穩定合適的工作,心里要踏實些。”
有股沖勁兒的知性女子
《臥虎藏龍》里,當師父用江湖的驚險來“刺激”玉嬌龍時,章子怡把一個心中有夢的叛逆女孩對危險的迷戀演得入木三分。其實演藝界又何嘗不是她的江湖?但凡走上巔峰的女人,骨子里一定有男性的力量,像她這樣率真的孩子,一定是討得了大人的歡心,連張曼玉手中的“鉑金形象代言人” ,都被章子怡接了過去。由此,鉑金的氣質也從“高貴典雅”變成了“耀眼奪目” ,仿佛萬物周而復始,從圓滿又轉為新生。不管有多少人質疑、抨擊,無可否認的,這是潮流。誰也不能否認,章子怡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
熱心公益是她的姿態
雖然電影、廣告以及其它活動幾乎占滿了章子怡的全部時間,但她總會抽出時間來,為她心系的公益事業盡力。而對于打著公益旗號的商業活動,她是絕對不碰的。在 SARS 病魔瘋狂侵襲中國的時候。當時,中央電視臺決定拍公益廣告,通過電視教老百姓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對居家環境進行清潔消毒。當他們找到章子怡、請她代言時,章子怡一口答應。
其實,章子怡的公益行動,并非從非典開始的,2002年2月2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援藏基金會理事長阿沛·阿旺晉美將手中的一條潔白哈達獻給章子怡,這也標志著2002年全面啟動的旨在協助政府為西藏掃除青壯年文盲、 資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大學以上學業,培養各類人才的育人工程正式擁有章子怡做慈善使者。
即便在國外,章子怡仍不忘為公益做點什么。在紐約的幾個月里,她最難忘的就是參與當地盛大的慈善演出,為艾滋病兒童籌款。當時,許多家長都帶著患病的孩子出席章子怡參加的演出,各界知名人士也對她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那次演出共籌到 200 多萬美元的善款。
朋友眼中的直性女子
周迅說,“其實子怡說話非常直接,她不會藏著掖著,她是北京女孩的性格,是個挺值得交的朋友。馮小剛曾經極力為章子怡辯解:“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媒體給了她很多不夠公正的評價,雖然她面對很多誹謗和造謠,但還能夠保持一顆善良和健康的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另外從一個朋友的角度講,我也很欣賞她,她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人是個誠懇的坦率的朋友,我們交流起來非常容易,就是她高興和她不高興都會很直接地告訴你,不用猜,這是我非常愿意打交道的人。”
有人說,章子怡多給中國人爭氣啊,她是中國人的驕傲。其實沒必要把一個演員捧成“中國英雄”。她僅代表她個人,可能只是一個想做得更好的演員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沒那么崇高,她也擔當不起。其實她一直就是為自己在奔,為自己活著,這也沒什么不對。最后想說說章子怡的底牌,她敢如此放肆地去追求,可能是內心里真正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