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瑞奇 賴軍南 李協佐 吳春賓 黎榮明
高烏甲素貼片用于甲狀腺手術患者超前鎮痛效果分析
蘇瑞奇 賴軍南 李協佐 吳春賓 黎榮明
目的觀察高烏甲素貼片超前鎮痛對甲狀腺手術術后鎮痛的效果。方法擇期行甲狀腺手術女性患者60例,選擇ASA I~Ⅱ級,采用雙盲、隨機平均分為高烏甲素貼片組(A組),于誘導前貼于兩耳后干凈無發際處;凱紛組(B組),切皮前靜脈緩注凱紛100mg。兩組患者術畢后均不再采用任何的鎮痛補救措施。觀察術后2、4、8、12、24h疼痛程度(VAS評分)與不良反應。結果術后A組和B組在8h內VA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A組和B組在12h、24hVAS評分比較有顯著差異性(P<0.01)。兩組術后24h內患者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高烏甲素貼片具有超前鎮痛的作用,且鎮痛效果良好,作用時間長,不良反應少而輕。
高烏甲素貼片;甲狀腺手術;超前鎮痛
高烏甲素貼片(Lappaconitine Adhesive Patch,商品名:蝶蝶寧)是從高烏頭中提取總堿,經化學分離獲得的二萜類脂類單體刺烏頭堿的氫溴酸鹽,為國內首創的非成癮性鎮痛新藥,是衛生部《癌癥患者三階梯止痛療法指導原則》中規定的中高度止痛藥[1,2]。本研究觀察高烏甲素貼片對甲狀腺手術患者超前鎮痛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年齡27~60歲,平均年齡(43.53±13.76)歲,平均體重(58.83±7.31)kg。ASAⅠ~Ⅱ的女性甲狀腺患者60例。所有入選患者術前行心肺功能無異常,無消化道潰瘍、胃炎、出血傾向及嚴重肝腎不全病史,術前均未使用過鎮痛藥。采用雙盲、隨機法平均分為高烏甲素貼片組(A組)和凱紛組(B組)各30例。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插管全麻。麻醉誘導采用咪唑安定0.02mg/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0.03mg/kg、阿曲庫銨(卡肌寧)0.8mg/kg。麻醉維持全憑靜脈麻醉(TIVA),持續泵注異丙酚6~10mg/(kg?h),瑞芬太尼0.05~0.15ug/(kg?min),并根據患者HR、BP的變化追加芬太尼及阿曲庫銨。術畢靜注止吐藥昂丹司瓊6mg。
1.2.2 超前鎮痛給藥方法A組誘導前將高烏甲素貼片貼于兩耳后干凈無發際處行超前鎮痛,B組手術開始時緩注凱紛100mg。兩組患者術后均未執行PCA和使用其它鎮痛藥。
1.3 觀察指標術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的觀察:①疼痛程度判斷:在術后回病房時對所有患者進行視覺模擬評分(VAS)測定,即畫一條10cm長的直線,0cm處表示“無痛”(0)和10cm處表示“疼痛劇烈”(10),患者根據其疼痛程度,在直線上相應部位做記號,記號處對應的長度即為痛覺評分分數。術后24h內進行隨訪,記錄相應的VAS值。②不良反應:記錄術后24h內所有患者是否出現惡心、嘔吐、嗜睡、心慌、胸悶、頭暈、皮疹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有意義。
2.1 一般情況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年齡、體重等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年齡(歲) 體重(kg) 手術時間(min) A組(n=30) 45.5±11.0 54.6±6.3 42.6±6.3 B組(n=30) 45.3±10.5 55.9±76.1 41.0±8.5t0.084 -0.833 0.836P0.933 0.408 0.406
2.2 術后VAS評分比較A組和B組在術后2h、4h、8h時段內的VA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而在12h和24h時段內的VAS評分兩組有顯著差異性(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VAS評分(±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VAS評分(±s)
組別 T2 T4 T8 T12 T24 A組(n=30) 2.5±0.4 2.6±0.4 2.7±0.5 2.7±0.42.6±0.5 B組(n=30) 2.5±0.5 2.6±0.3 2.7±0.3 3.0±0.33.2±0.5t0.322 -0.921 -0.450 -3.021 -4.213P0.748 0.361 0.655 0.004 0.000
2.3 不良反應比較A組和B組患者出現惡心反應分別為3例和5例,發生嘔吐0例和2例,發生皮疹4例和0例,兩組均無嗜睡、頭暈、心慌和胸悶病例。不良反應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n(%)]
超前鎮痛理論認為[3],手術的疼痛時間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手術創傷直接所致;第二階段是手術創傷引起化學物質和酶的釋放。手術引起組織損傷改變了脊髓傳導傷害性刺激的感覺傳遞,增強了脊髓背角神經元興奮性即中樞敏感化,最終結果是擴大感覺視野,延長持續時間,引起疼痛過敏手術等傷害性刺激,通過激活釋放一些傷害性物質如興奮性氨基酸、P物質等介導作用于致敏的高閾Aδ和C纖維傷害感受器而產生疼痛敏感作用,在脊髓使背角神經元興奮性增強,同時也增強正常無害性刺激反應。因此,超前鎮痛是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之前所采取的一種措施,阻斷組織損傷引起的傷害性傳入刺激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從而防止神經中樞和外周敏感化,減少和消除傷害性刺激所引起的疼痛[4]。同時Dahl JB等[5]也指出超前鎮痛可以起到術后鎮痛或減輕疼痛的作用,手術作為一種傷害性的刺激,能參與激活和調制傷害性感受器給機體帶來的痛苦感受[6-7]。
高烏甲素貼片是一種新型的無成癮性鎮痛藥,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起效時間緩慢,療效維持時間長等特點,并兼有較弱的鎮靜、局部麻醉、降溫、消炎和解熱作用,副作用較輕[8]。該藥的鎮痛作用比嗎啡弱,相當于哌替啶,比吲哚美辛強。適用于各類手術疼痛和癌痛等中度以上疼痛的治療,可代替阿片類藥物用于控制癌癥手術患者的疼痛,減少阿片類藥物所帶來的呼吸抑制和成癮性,安全性更高,臨床適用范圍更廣泛。同時該藥不會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造血功能造成影響,在免疫系統也無蓄積、刺激、變態反應和毒性作用,對機體也無致畸、突變和致癌的作用。高烏甲素貼片為新型的透皮吸收鎮痛劑,用藥方式為經皮治療系統(TTS),貼于兩耳皮膚后(1.7±0.534)h起效,之后通過控釋膜的作用,使得該藥被恒速吸收到患者的體內,可以較快達到較高血藥濃度,而且作用時間可維持72h之久。此方式類似于靜脈滴注,使得患者體內的血藥濃度達到一個穩態作用。該藥的鎮痛作用與膜控釋放透皮吸收方式有關,所以此類藥方式還能避免胃腸道內的破壞和肝臟的“首過效應”,而且貼片具有使用方便、工藝穩定等突出優點。因此高烏甲素貼片用于甲狀腺手術患者超前鎮痛不僅效果明顯、作用時間長、使用簡便、不良反應少且輕,而且出現不良反應后可以即刻停藥,不良反應很快消失。
通過本研究,觀察到高烏甲素貼片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術后鎮痛方法,能有效起到超前鎮痛的作用,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提高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注意的是,高烏甲素系由烏頭根中提取的有效鎮痛成份,其中含有大量的鈣鹽,具有強心作用,可導致傳導阻滯、心律不齊等嚴重不良反應[9],因此在用藥期間應加強對患者的監護,以防止意外發生。
[1] 羅政.癌癥疼痛的治療進展[J].現代診斷與治療,2003,14(5):290-291.
[2] 劉銘佩.高烏甲素對炎癥性疼痛的鎮痛作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3,3(3):244-245.
[3] 張仁霞,馬加海,姜秀良.酒石酸布托啡諾超前鎮痛用于甲狀腺手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2):26-27.
[4] Kelly DJ, Ahmad M, Brull SJ. Preemptive analgesia I:physiological pathways and pharmacological modalities[J]. Can J Anestr, 2001,48(10):1000-1010.
[5] Dahl JB, Moiniche S. Pre-emptive analgesia[J]. Br Med Bull, 2004,71(1):13-27.
[6] White PF. The changing role of non-opioid analgesic techniq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J]. Anesth Analg, 2005, 101(5):5-22.
[7] Power I. Recent advances in postoperative pain therapy[J]. Br J Anaesth, 2005,95:43-51.
[8] 盧勝海,王賽嬌.高烏甲素與嗎啡硬膜外術后鎮痛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4,23(8):497-499.
[9] 雷載權,張延模.中華臨床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723.
R653
A
1673-5846(2013)01-0202-02
廣西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廣西玉林 5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