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東
腸易激綜合征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重疊的診治分析
李 東
目的探討腸易激綜合征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重疊的臨床治療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腸易激綜合征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重疊患者120例,分三組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疾病相關情況。結果三組的發病高峰都是以中年組、青年組較為常見,而男性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女性。IBS組與重疊組相比FD癥狀發生率顯著減少。FD組與IBS組患者相比,FD組更容易并發下消化道功能紊亂,而重疊組與其它二組相比,FD和IBS癥狀越明顯或越嚴重。IBS組與重疊細、FD組與重疊組的抑郁狀態評分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FD、IBS患者容易發生癥狀重疊,重疊癥狀越多,焦慮、抑郁狀態越明顯。
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重疊;治療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臨床上所能夠經常見到的功能性胃腸病(FGIDs),發生較為頻繁,一般認為情緒、飲食、藥物等因素均可誘發此病,且患者中以中青年居多。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及便秘與腹瀉交替。有時糞便中有大量的白色黏液,部分患者可有失眠、抑郁、頭昏、頭痛等精神癥狀。20%~50%的消化專科門診部是這種功能性胃腸病[1],對于患者生存質量和身體健康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本研究旨在觀察功能性消化不良與腸易激綜合征的關系,探討其治療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腸易激綜合征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重疊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3±8)歲。采用問卷調查法。①FD(羅馬Ⅲ)診斷標準[2]:必須包括以下1條或多條:餐后飽脹不適;早飽感;上腹痛;上腹燒灼感并且沒有可以解釋上述癥狀的功能性疾病。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②IBS(羅馬Ⅲ)診斷標準[3]:包括反復發作的腹痛或不適,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癥狀,糞培養、隱血試驗、大便常規、電子腸鏡等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同時排除其他可能影響腸道運動的器質性疾病,如嚴重胃腸疾病、嚴重肝、腎疾病、嚴重的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結締組織病、控制欠佳的內分泌代謝疾病者。
1.2 統計學方法采用CS 11.1統計軟件,實驗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有顯著性差異。
2.1 FGIDs三組患者在年齡上的對比從表1可以看出,三組FGIDs的發病高峰主要以中年組、青年組較為常見,而男性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女性,這與女性的內分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質等因素息息相關。

表1 FGIDs患者年齡構成比[n(%)]
2.2 FGIDs患者重疊癥狀情況表2結果顯示,與FD組比,IBS組FD癥狀發生率顯著減少,重疊組FD癥狀發生率無明顯差別;IBS組與重疊組相比FD癥狀發生率顯著減少。與FD組比,IBS組IBS癥狀發生率顯著增加;重疊組IBS癥狀發生率亦顯著增加。可見FD組與IBS組患者相比,FD組更容易并發下消化道功能紊亂,而重疊組與其它二組相比,FD和IBS癥狀越明顯或越嚴重,可能與胃腸道感覺過敏及神經體液有關。

表2 FGIDs患者重疊癥狀情況(n)
2.3 FGIDs患者焦慮、抑郁狀態評分情況從表3可以看出,IBS組與FD組相比,焦慮狀態評分(HAMD)、抑郁狀態評分(HAMA)均無明顯差異;而重疊組其焦慮狀態評分與前兩組相比,呈現出明顯增高的態勢,且并出現焦慮、抑郁等并發癥,可能與胃腸動力紊亂、內臟高敏、精神心理因素有關。
表3 FGIDs患者HAMD、HAMA評分比較(±s)
注:①焦慮狀態,與FD組比▼P>0.05、●P<0.01;■與IBS組比P<0.05;②抑郁狀態,與FD組比▽P>0.05、○P<0.01:□與IBS組比P<0.05
組別 例數 HAMD HAMA FD組 50 16.8±3.0 20.3±3.9 IBS組 26 17.2±3.7▼21.9±3.0▽重疊組 44 20.0±4.0●■27.9±4.9○□
在腸易激綜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重疊的診治上,“輾轉看病”的方法不可取。功能性胃腸病缺少異常的檢查指標,診斷有其特殊性和模糊性。在不同醫院和醫生之間,診治效果差異很大。不論是“持久戰”或“綜合戰”,都要和醫生密切配合,服從指導,建立對醫生的充分信任,這是治療能否取得好效果的關鍵所在。應按照醫生的要求,不管有無明顯效果都準時復診,以便于醫生了解病情發展準確用藥,除了胃腸動力調節用藥,根據病情發展可能還會加用精神類藥物。只有對患者的自身狀況掌握得越多,醫生才能給患者更適合的治療建議。
IBS和FD雖然不會致癌,也不至有生命危險,但對治愈要做“持久戰”打算,不要想著一次就能治好。其次要“綜合作戰”,即藥物、生活習慣的調整、鍛煉、心理治療同時并舉。目前,對于心理治療、催眠術、生物反饋療法等,國外報道也有一定療效[4]。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重疊組并發焦慮狀態較其它兩組都要重,可能與精神心理、內臟感覺異常有關。FD組和IBS組并發抑郁狀態無明顯區別,但IBS組、FD組與重疊組并發抑郁狀態有明顯差別,說明IBS組和FD組與重疊組相比并發抑郁狀態輕,分值越低;而重疊組并發焦慮、抑郁狀態越重,分值越高,可能與胃腸動力紊亂、內臟高敏、精神心理因素有關。
因此,臨床醫師在接診FGIDs患者時應注意FD、IBS是否有重疊現象,如有重疊應及時配合精神量表評定及仔細詢問病史,早期確定焦慮、抑郁障礙,從而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1] 蕭樹東,許國銘.中華胃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3.
[2] 柯美云,宋志強.功能性胃腸病癥狀重疊的新思考[J].胃腸病學,2006,11(8):449-450.
[3] 宋發友.鹽酸帕羅西汀聯合西沙比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J].右江醫學雜志,2008,36(2):137-138.
[4] 陳葉青,周國華,周紅宇,等.小劑量多慮平、諾為聯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中國[J].中華現代醫學雜志,2005,17(3):1900-1902.
R574
A
1673-5846(2013)01-0296-02
廣東省化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廣東茂名 5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