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吳 迪 陳曉林
不合格處方調查分析
陳 剛 吳 迪 陳曉林
目的通過調查分析醫院不合格處方,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方法匯總2012年1月~10月處方檢查情況,調查分析。結果處方不合格率5.0%,其中不合理應用占34.6%,比例較高;其它多為書寫原因造成的不合格處方。結論需要盡快應用電子病歷和電子處方,提高處方質量;加強醫師培訓,合理用藥。
不合格處方;合理;分析
《處方管理辦法》明確了處方的作用及法律地位。處方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用藥安全和醫院的醫療安全。目前,我院還未實行電子處方,醫師為患者診療用藥時,還需手寫處方,這給處方的監管帶來一定的困難。為及時對處方進行評價和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現將2012年1月~10月的不合格處方匯總,進行分析評價。
匯總2012年1月~10月處方檢查情況,因每個星期的星期一患者較其它日多,故調取每個星期一全院當日處方,進行處方質量檢查及評價。
檢查處方共15762張,不合格處方共785張,占5.0%。處方不合格項目分別為處方前記不全或不規范、無皮試結果、藥品名稱書寫不規范、劑型書寫不規范、用量不合理、超過5種藥品、不合理應用、醫師未簽字或下級代上級簽字、字跡潦草等9個方面的問題。不合格處方匯總分析見表1。

表1 不合格處方匯總分析表分析(張,%)
由表1可以看出,我院處方不合格率基本在5.0%左右浮動,相對穩定。因處方書寫造成的不合格處方:前記不全或不規范、無皮試結果、藥品名稱書寫不規范、劑型書寫不規范、超過5種藥品、字跡潦草等幾項相加有54.6%。調查發現,這與醫院未實行電子病歷與電子處方,患者多,醫師少,所有患者的處方均由手工開具有關。
3.1 前記不全或不規范占不合格處方的6.4%。主要體現在患者年齡不詳、診斷未寫或用英文簡寫診斷。年齡不詳令藥學人員無法判斷患者是否為成人或兒童,還是老年人。因為兒童與老年人屬特殊體質人群,用藥需要特別注意,如左氧氟沙星片因對骨髓有損害,不能用于兒童。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一些能影響肝腎功能的藥物服用時需要注意減量或禁用,如頭孢氨芐片對腎功能有影響,老年人應減量服用。部分處方診斷未寫和用英文簡寫診斷,使藥學人員不知為何種疾病名稱,無法對用藥的適宜性進行審核,無法有效監督醫師合理用藥,影響了藥師專業作用的發揮[1]。
3.2 無皮試結果所占比例不大,門診處方和住院處方均有發現。門診處方主要體現在口服需做過敏試驗的抗菌藥物時,處方上未標示皮試結果。調查發現,有的是因為醫師并沒有詢問患者是否對藥物有過敏史;有的僅口頭詢問患者是否服用過此類藥物,有無過敏史;部分醫師并沒有在處方中標識,藥師在調劑時還要詢問患者是否對此類藥物過敏,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因未做過敏試驗,造成了醫療風險的提高。住院處方主要體現為多日靜脈輸液,第一次做過敏試驗后,繼續靜脈輸液時,處方未再標識皮試結果,這需要藥師與臨床醫師和護士加強溝通。
3.3 藥品名稱書寫不規范和劑型書寫不規范兩者所占比例相加占到不合格處方的29.5%,比例較高。藥品名稱書寫不規范主要體現在醫師未按規定書寫藥品通用名,用商品名稱代替。如注射用頭孢哌酮納舒巴坦鈉商品名稱為可倍,醫師在處方中使用可倍,而未用藥品通用名稱。主要原因是,在患者較多時,每名醫師為了給更多的患者進行診治,在忙碌中為了節省時間而簡寫。劑型書寫不規范主要體現在未標識藥物的劑型或劑型不符。如“注射用克林霉素3.0g”,直接寫成“克林霉素3.0g”;又如左氧氟沙星,藥房備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三種劑型,這讓藥師和護士感到疑惑,給工作帶來不便。規格劑量錯誤會讓藥師在指導患者用藥時難以確定醫生的治療方案,而無法指導患者合理用藥[2]。這種情況多發生于見習期醫師,因其剛工作不久,對藥物的劑型和規格掌握不正確,在書寫處方時較模糊,上級帶教醫師又未仔細審核處方就簽字確認。因此,醫師或見習醫師應循序漸進中不斷學習,并熟練掌握業務技能。
3.4 用量不合理主要是按《處方管理辦法》規定一般處方不超過3日劑量,調查發現有部分處方無合理的理由超過了3日用量。
3.5 不合理處方檢查共發現272張不合理處方,占不合格處方的34.6%,所占比例最高,主要表現在抗菌藥物的應用上。①很多抗菌藥物為時間依賴型,需要一日多次給藥才能達到穩態血藥濃度,殺菌效力強。如抗菌藥物注射用夫西酸鈉需0.5g/次,日3次靜點,醫師處方中每次0.375g,日3次,藥物劑量在體內達血藥濃度低,維持時間短,導致作用效果不明顯甚至無效,還易造成細菌的耐藥性產生。②處方中單次劑量過大,如注射用克林霉素需0.3~0.6g/次,日2~3次;處方中0.9g/次,日1次,易導致藥品不良事件的發生和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害,抗菌達不到最佳效果。③無指征用藥。如處方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給予注射用無水唑啉鈉治療,此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不需要應用抗菌藥物。④選擇藥物錯誤。如處方診斷闌尾炎術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靜點。衛生部明確規定,氟喹諾酮類藥物嚴禁作為圍手術期預防用藥。
3.6 醫師未簽字或下級代上級簽字和字跡潦草經調查醫師未簽字處方多由所帶見習醫師替帶教老師開具處方后,帶教老師簽字時遺漏;下級醫師代上級醫師簽字為見習醫師模仿帶教老師筆跡簽字。發現的此類處方已責成帶教老師加強管理,并對其進行了通報批評。部分醫師筆體風格造成處方字跡潦草,已要求醫師加強字體練習。
由上可見,我院部分醫師對處方書寫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一些藥物的臨床應用指征掌握不夠全面,合理用藥知識意識不強,專業技能有待提高[3]。醫院在改善處方質量上還有待繼續加強。一方面需要醫院各科室協同合作,加強對醫師的培訓,尤其是抗菌藥物的培訓;另一方面需要醫院推進電子病歷和電子處方的實施,以信息化角度加強監管;這樣才能全面提高處方質量,切實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1] 李廣銀,張健.醫院門診不合格處方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下半月),2008,6(4):80-81.
[2] 唐捷,羅小波,潘良平,等.醫院門診處方點評情況分析[J].西部醫學,2010,22(7):1238-1239.
[3] 王興中,夏海燕,吳曉萍.醫院不全格處方分析[J].中國醫藥,2010,5(2):179.
R969.3
B
1673-5846(2013)01-0324-02
遼寧省核工業二四六醫院藥劑科,遼寧興城 1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