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云里
威遠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四川威遠 642450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之生活方式及節奏的改變,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種類之一。其中急性腦梗死是常見疾病之一,且由于常常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窗,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僅要達到有效治療率,更重要的是盡可能多的挽救神經功能,已達到改善治療后生活質量的目的。我們采用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方案代替之前的單獨使用奧扎格雷鈉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2011年7月—2012年12月期間,在我科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4例,均符合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1995年第4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修訂版[1])。入院時均通過頭顱CT或MRI證實,并除外:伴有深度昏迷的患者,伴有腦疝或嚴重心功能不全者,伴有肺、肝臟、腎臟功能不全者,或合并出血傾向者,或經一種以上影像學證實合并腦部器質性病變者(如腫瘤)。將其隨機分為2組,各42例,實驗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3.2±9.5)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51.8±9.0)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神經功能損傷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基礎治療:包括血栓通0.45g靜脈滴注,阿司匹林0.1g口服等在內的適當脫水,控制血壓,調控血糖,調節水電解質紊亂,預防感染,促神經功能康復等治療。基礎治療持續14 d。在此基礎上,實驗組患者接受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方案:依達拉奉30mg+0.9%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滴注,2次/d;奧扎格雷鈉注射液80mg 靜脈滴注,每天兩次;上述聯合方案持續14 d。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僅給予奧扎格雷鈉注射液80 mg 靜脈滴注,2次/d。
療效評定標準,選擇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2]及《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3]分別于治療14 d時評定療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8%以內;惡化:評分增加18%以上。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S)[4],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第7、14、30天進行評價,各時間點、各組統計后取其平均數。該量表評分數越高,表示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越嚴重。不良反應監測:定期監測患者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及凝血功能等情況。
治療療程結束后,統計發現,實驗組達治愈、顯效、好轉、無效及死亡的例數分別為15、16、8、3例及0例,其總有效率達92.9%;而對照組上述各標準例數分別為7、9、14、12例及0例,其總有效率為71.4%;兩組比較,實驗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的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NIHSS評分分別為(13.34±6.71)分,(13.78±6.52)分,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治療7d時,評分稍下降,但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于治療14d時降至7.69±4.33,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明顯(P<0.05),治療后30 d復診時評分繼續降低,較治療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而實驗組治療結束時,評分降低仍不明顯(P>0.05),30 d復診是表現出較明顯差異(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經各種實驗室檢測,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推測其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
在我國,由于急救條件及群眾醫療救治意識等原因限制,急性腦梗死患者入院時往往已錯過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對其治療就主要集中于減少梗死面積,防止半暗帶區域擴大,并挽救損傷的神經細胞,改善存留神經的功能。奧扎格雷鈉注射液是近年來使用較廣泛的一種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其特點是抑制效率高,具有選擇性,針對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其活性,從而減少TXA2合成,促進機體產生前列環素(PGI2),發揮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時,奧扎格雷鈉還具有改善腦部微循環,擴張血管,增加腦部血液供應的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進一步促進血栓溶解及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和再生[5]。但急性腦部區域缺血超過6 h后,當半暗帶區血流供應恢復,會出現急性缺血再灌注損傷,這一過程包括了氧自由基過度形成及連鎖反應,細胞毒作用及酸中毒,神經細胞胞內鈣離子超載等,從而出現腦缺血恢復后神經功能障礙,降低前期治療的有效率,這可能正是臨床治療發現單用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神經功能恢復率不理想的原因之一[6]。在此理論基礎上,臨床工作者嘗試使用自由基清除劑聯合應用,以期提高治療成功率,盡可能地改善神經細胞功能,達到理想預后。
依達拉奉是近年來使用的一種新型自由基清除劑,他可以通過以下多種途徑減少自由基的產生[7-8]:①通過防止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進程,擴清自由基,阻斷自由基對神經組織的損害;②自由基對于腦血管的危害在于使產生痙攣,而依達拉奉具有抑制血管痙攣的作用;③缺血再灌注對腦部缺血組織及周圍正常組織損傷的重要表現方式是腦水腫,進而影響細胞功能,依達拉奉能有效抑制腦水腫;④依達拉奉還能改善神經細胞脫落現象,對遲發性神經細胞壞死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依達拉奉的使用,能很好契合單獨使用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帶來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理論上兩則具有相互協同的作用,可以進一步保護神經功能。
在我們的實驗中,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方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總有效率高達92.9%,明顯高于單用奧扎格雷鈉治療時的有效率,這與之前的一些研究結果相似。此外,聯合用藥使患者在治療結束當時的神經功能恢復得到明顯改善,體現在NIHS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其下降幅度明顯,體現出依達拉奉聯合使用后的優越性,令人興奮的是,在治療結束后,第30 d時,聯合用藥組患者的神經功能進一步得到恢復。臨床聯合用藥的重要指證是安全性,實驗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均不明顯,且無嚴重并發癥,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證實聯合用藥并不會增加藥物毒性。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獨使用奧扎格雷鈉,是一種療效可靠且安全的方案,值得臨床推廣。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
[2] 中華神經科學會.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
[3] 賈建平.神經病學[M].第6版,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6-177.
[4] 田雨,董巧玲.依達拉奉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9):84-85.
[5] 李戰輝,何志聰,陳赟,等.小劑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鈣和奧扎格雷鈉聯合抗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2(7):713-716.
[6] 孟慶春,王玲玲,孔小燕,等.奧扎格雷鈉對大鼠肢體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天津醫藥,2012,40(1):60-63.
[7] 劉秀坤,董志.治療急性腦梗死藥依達拉奉應用及其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藥學分冊,2005,32(5):314-317.
[8] 吉海杰,周蕾,陳乃宏.依達拉奉對硝普鈉誘導PC12細胞氧化應激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1,27(9):120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