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鳴秋 卞小潔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藥學部,江蘇南京 210000
化療為治療腫瘤中非手術治療的主要方法,但其常常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迫使治療中斷[1]。其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對造血細胞的損傷,血小板和白細胞半衰期縮短,細胞系干細胞數量減少。尤其是生長更替迅速的細胞,主要存在于骨髓造血干細胞,消化粘膜,皮膚等。其嚴重程度可以用骨髓抑制程度來評價[2]。當前預防與治療骨髓抑制較為有效的藥物有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出現骨髓抑制達到三到四度時,通過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給藥,以維持化療藥物的進行。一般認為,抗生素類藥物(如絲裂霉素、放線菌素等)對DNA的損傷最強,由此導致的骨髓抑制作用也較嚴重。從藥物作用機理來看,損傷DNA的藥物要強于損傷RNA的藥物,影響蛋白合成的藥物此類副作用最小[3]。
骨髓抑制的嚴重程度也與給藥方式有關[4]。如采用大劑量沖擊治療的方法,在停藥4天左右出現白細胞下降,一周后開始回升,呈現短期毒性,如環磷酰胺、鹽酸氮芥等;用藥1~2周左右出現白細胞下降的稱為中期毒性,如長春新堿、甲氨喋啶、阿糖胞苷、喜樹堿等;也有的表現延期慢性毒性,出現骨髓抑制在用藥開始后一月左右,如絲裂霉素、卡莫司汀等。本文中僅考慮副反應出現的嚴重程度,對已明確的副作用產生時間不做分析對比。
對我院收治的給類腫瘤病人的治療效果做出回顧分析,對不同用藥和骨髓抑制的發生和嚴重程度做出對比,以期為往后臨床安全用藥提供依據。
收集2012年9月—2012年底我院腫瘤內科入院治療的患者85例。均為首次腫瘤入院,排除其他重大心血管如心臟和腦內病灶的存在,排除一切造血系統疾病,排除其他能引起血常規指標變化的用藥和治療?;颊唛_始化療前血常規檢查各項均屬于正常水平。病例選擇的標準為考察期單純采用化療方法,而沒有進行放療的患者。共入組患者人數2885例作為該研究的樣本總量。入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具有可比性。其中,男性患者1454例,女性患者1431例,年齡在20~75歲。
對所有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時間(距用藥開始后的天數)與骨髓抑制等級進行分類比較得到如下表1。

表1 骨髓抑制發生和不良反應出現時間比較
分析不同骨髓抑制度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時間得,四個分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不良反應出現的時間先后并不影響骨髓抑制度的評定。
治療后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選取治療后白細胞降低的水平與骨髓抑制水平進行對比,治療后上升值與化療下降水平的比值反應治療的靈敏度,統計得到表2。

表2 骨髓抑制發生和恢復情況
治療用藥主要有以下三種:惠爾血,潔欣,白介素類。三種藥物的使用主要考慮使用癥和患者個體狀況。上述統計分析可得:骨髓抑制程度越高,反應化療對以白細胞為代表的血相的影響越嚴重,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個體對化療藥物的敏感程度。而從對治療的靈敏程度比較,依次為:II>III>I>IV。其中可能的解釋為:患者本身對化療藥物的反應程度不高(I)或治療效果過差(IV),都會影響機體對治療藥物的效應。
本次統計主要正對我院腫瘤內科患者采用各種常見的化療藥物后,出現以骨髓抑制為代表的不良反應的統計分析。分別考察了不良反應出現時間與骨髓抑制度、治療靈敏度與骨髓抑制度和患者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是否與骨髓抑制有關三個方面。按照藥物不良反應的標準評價方法對出現的骨髓抑制情況作出評定,排除與藥物以外因素的影響,及患者自身病理生理狀態導致的骨髓抑制的情況。統計結果表示,能引起較為嚴重的骨髓抑制(III到IV度)的藥物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紫杉醇、絲裂霉素、阿糖胞苷、環磷酰胺。紫杉醇除了容易引起骨髓抑制,還易引發過敏反應。通過促進微管裝配和防止多聚化,抑制微管網絡的正常裝配而抑制腫瘤生長。順鉑為金屬類抗癌藥物,兩者連用為典型的TP方案[4],適用于多重常見腫瘤,如肺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
骨髓抑制的不良反應出現后,常規的治療方法包括:中止放化療,加強水化,適當服用小檗胺、利血生、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等。從統計數據可得,藥物治療對骨髓抑制度較低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多數抑制發生在用藥一個月內,且骨髓抑制度為II和III的患者對治療反應最有效。伴隨骨髓抑制程度的家中,血常規的恢復百分比也有顯著降低。雖然藥物治療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不能緩解到正常范圍[5]。近年來對中藥減輕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方面出現了較多的報道。中藥輔助治療或預防用藥能起到止吐、保肝、增強免疫力、降低腎毒性等作用,減低不良反應發生的嚴重程度[6]。
[1] 李德愛,王大志,張書瑜,等.抗腫瘤藥物與化療患者發生骨髓移植情況的藥物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0,45(12):1967-1970.
[2] Cella D. Fac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anemia and fatigue[J]. Sem in Oncol,1998,25(7):43-46.
[3] Zeng S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wo chemotherapy regimens (paclitaxel liposome combined with platinum and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platinum) in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carcinoma[J].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11,33(7):517-519.
[4] 劉琳琳,孫言才,姜玲,等.661例抗腫瘤藥不良反應報告回顧性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1(5):15-19.
[5] 王曉華,侯梅,曹丹,等.長春瑞彬聯合順鉑與長春瑞彬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隨機對臨床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06,1(9):71-73.
[6] 郭風.觀察補氣生血、溫補腎陽類中藥輔助治療腫瘤患者因化療而導致白細胞減少癥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