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云南省鎮康縣婦幼保健院,云南鎮康 677700
筆者通過相應實驗數據證明對放療后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面就通過相應分析對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驗成果進行進一步詳述。
選取156例年齡均在45歲以下宮頸癌患者進行根治性放射性治療,這些患者均經過病理學檢查確診,并且這次實驗經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庭同意,另外患者本人并沒有認知障礙,文化程度,家庭環境及腫瘤分期的差別都沒有統計學意義,對本次實驗并沒有實際影響。
將156例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為對照組,A組患者在進行放射性治療后,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還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B組為對照組,對B組的患者在進行放射治療之后,只進行常規護理,對A、B兩組進行長達一年的隨訪,對A、B兩組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析,對取得的相應數據進行比較。
在手術護理方面,對照組就按照常規護理即可,而研究組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要對一些必要的細節內容加以指引:①由專門培訓的護士對患者進行放射護理治療及護理干預方面的內容;②及時了解患者情緒變化,保證患者能夠積極面對病情,同時還要及時聯系患者家屬,保證患者能夠得到家庭的關心;③在放療之后,對患者飲食方面加以指引,保證患者每日都有足夠的蛋白質和水果攝入量;④在出院后,讓專職護士講解與示教沖洗引導的方法,保證患者在出院后也能進行自身護理;⑤主動向患者講解性方面知識,讓患者注意在出院前6個月都不能進行性行為,另外在出院1年之內都要堅持進行陰道清潔。
在對得到的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學分析,保證數據之間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表1對A、B組并發癥進行相應數據分析,表明在并發癥中,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粘連性陰道炎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而對其他三種并發癥沒有實際影響作用。

表1 A、B兩組并發癥相應數據分析比較[n(%)]

表2 A、B兩組放療后在6個月后和12個月后性生活頻率及恢復人數
通過對表2 的分析,知道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性生活恢復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的性生活恢復人數明顯要多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的患者在恢復后的性生活頻率也相對高些。
宮頸癌的發病率先仍居婦女疾病首位,目前對宮頸癌的治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射性治療,但是放射性治療引發的并發癥卻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因此解決放射性治療的并發癥問題很重要,而本文通過相應的數據分析結果,知道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控制放療后的并發癥和保證患者生活質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宮頸癌的放療后的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很多生活不便,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考慮到這一點,盡量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讓患者提高自我護理意識,使患者在放療之后的生活質量能夠保證。
[1] 劉世松.直腸癌術后尿潴留的預防及處理[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4):2780-2781.
[2] 黃萍,周莉,李燕,等.247例子宮頸癌根治術的并發癥分析[J].腫瘤防治,2008,34(4):315-317.